潛望鏡

【如視我聞】綠營緊咬張善政抄襲恐遭反噬

■ 理應 年底九合一大選腳步逼近,桃園市長選戰近期呈現白熱化狀態,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的張善政日前被踢爆,擔任宏碁副理期間,向農委會申請5736萬研究計畫,但該研究計畫的結案報告卻涉嫌抄襲。儘管張善政數度強調清白,綠營仍對此事猛烈攻擊。前立委林濁水日前就在臉書上表示,從現在民進黨打張善政的用力程度來看,令人擔心會不會重蹈當年的文大宿舍案覆轍?當年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文大宿舍案,的確有瑕疵,也對其形象產生負面影響。林濁水表示,自己一開始也跟著批評,但後來看到一些民進黨人士借此要把侯友宜打入18層地獄,當時自己曾勸說「過火會反彈」。現在民進黨打張善政,從用力程度看,令人擔心會不會重蹈當年覆轍?何況還肯定會喚醒民眾對林智堅雙碩士的印象,並進一步把兩人相比,恐怕不會是好事。無論如何,民進黨危機處理能力怎會每況愈下。張善政抄襲案,民進黨卯足力氣猛打。有攻無守,用力過猛,非常不幸的,果如所料,攻方出現重大破綻,黨中央恐怕得儘速修補,否則破綻擴大就不好善後了。

【社論】兩岸目前沒有管道溝通十分危險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在一場座談上說,兩岸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管道溝通,十分危險;並指這次訪問大陸,國民黨內的同志因為選舉表達「不同意見」,他感到遺憾。夏立言說,這次國民黨訪陸團到訪大陸很單純,就是去關懷、聆聽、建議與轉達意見。他稱,很清楚國民黨的角色,因為是反對黨所以沒有公權力;不是執政黨也不能夠去談判。國民黨多年沒有去大陸,要去瞭解台商關心的問題,希望有機會能夠跟中國大陸當局轉達,並認為這次的目的基本上都達成了,包含向陸方轉達民眾對軍演、ECFA早收清單等議題看法。他非常意外也很遺憾,國民黨訪陸團在台灣造成這麼大的風波,各種各樣的謠言都有,「說到北京去見汪洋、說是去投降、說要去募款等等,都不對」。不意外民進黨批評,但很意外自身本黨同志因為選舉關係也表達不同意見,這很遺憾。夏立言指,「我們做甚麼事情,該做就要做」,兩岸之間現在最大問題是沒有管道,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國民黨與中國大陸共產黨有管道存在,平常可以做溝通,真的有發生困難可能可以發揮一些效果。國民黨做的事情是政府該做的,如果政府有實際困難不能做,「我們願意把這個管道提供出來,來解決兩岸的問題,我們國民黨願意做」。自從民進黨執政,關閉了兩岸溝通的管道,並聯合美國制裁大陸,將兩岸的關係徹底破壞殆盡,完全不考慮兩岸人民的感情與親情。至今,若要回到往日兩岸的親密互動與交流恐怕難上加難,國民黨靠著在野黨的力量,恐難挽回這個局面。

國民黨與民進黨同流合汙恐永無翻身之日

■東方明 國民黨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在野黨,卻在許多事情上跟著民進黨瞎起哄,尤其在兩岸及外交上更是處處被牽鼻子走,捨棄自己的核心價值,不但沒有爭取到中間選民的青睞,反而鬆動了基本盤,再這樣下去,要再重返執政恐怕只是白日夢一場。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悍然否定九二共識,國民黨內部也開始對九二共識動搖,甚至曾有擱置九二共識的想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年在美國又將九二共識表述為「沒有共識的共識」,代表在兩岸論述上已被民進黨拉著走,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最近在兩件事情上,國民黨也是跟著民進黨起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街頭遇刺,要舔日也是民進黨的事,但朱立倫不但親自至日本駐台機構悼念,甚至還下令黨部學民進黨搞搞不入流的降半旗,也搶在民進黨前面宣佈將參加安倍國葬儀式,這種自黨格的作法,激怒大部分藍營支持者。另外,日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國民黨更是和民進黨一個鼻孔出氣,除了表示歡迎,事後也「譴責」大陸的軍演。事實上,站在反對黨的立場,國民黨應該對民進黨勾結裴洛西、引起兩岸軍事緊張譴責才對,結果國民黨卻是附和民進黨與大陸為敵,不長進到如此地步,難怪很多支持者也挺不下去了,長此以往,是要如何再重回中央執政?

數位轉型:消除企業的社會不流動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 盧希鵬 數位優化與數位轉型有什麼不同?前者追求2%的成長,而後者要的是200%的改變。這一連串的改變,往往來自於消弭企業的「社會不流動」。有一對夫妻逛街,太太看到了一盞漂亮的美術燈,要把它買回去。先生說:家裡沒有照明的問題,買燈就是浪費。太太說:燈很美,買回去就有用了。請問,是先生對?還是太太對?當然,太太永遠是對的。美術燈買回去之後,放在臥室中,馬上就發現原本的百葉窗配不上這盞燈,於是就換成了窗簾,後來也換了床單,最後還買了一張地毯。臥室本來是盞日光燈,好的就不用換,壞了就換新的日光燈,如果是這樣,20年過去之後,生活品質是不會有任何改進的。買了美術燈,接著起了一連串的改變,生活品質也有200%的增進。用新科技解決現有問題,是一種優化。但是引進新科技,產生了一連串的變化,就是一種數位轉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新科技都是「網路科技」,像是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雲服務技術、5G技術、智能數據技術……「網路科技」不是要優化現有的工業問題,而是要帶領企業轉型成為網路型企業。許多時候,大幅度轉型機會不是分析出來的,也不是創造出來的,而是一種網絡科技帶來的意外發現。而這種意外的發現,往往來自於消弭企業社會資本的「社會不流動」。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就是不要站在原地不動,靠著網路科技形成結構洞,連結異質網絡,打破產業界線,得到新資訊、新方法、新同儕、與新人脈。像是淘寶電商,讓支付寶成為結構洞,連結了電商與金融間的「社會不流動」,用電商的方法改變金融方法,再用金融方法改變電商方法。像是蘋果手機,利用App store成為結構洞,連結了電信與軟體兩社群間的「社會不流動」,而打贏了只在電信社群流動的諾基亞。像是Uber,利用Uber Eats成為結構洞,消除了交通與生活兩社群的「社會不流動」,而產生了數位轉型。甚至是臉書,將透過VR技術,造成了生活與遊戲社群間的社會流動。透過電子錢包技術,造成生活與投資NFT社群間的社會流動。透過微軟TEAMS,又造成生活與上班社群間的流動。唯有消除社會不流動,企業才會發現生機,轉型成網路時代的企業。美國在1994年到1998年之間針對4,600個居住在貧民區的家庭進行了一項補助實驗,補助你搬離貧民區(社會流動),或是補助你留在原地生活(社會不流動),補助金額一樣。短期效果發現社會流動對心理健康相關。但是十年後,他們以美國國稅局的稅務資料分析,發現那些搬離貧民區的家庭收入與孩子上大學的比率,顯著高於留在貧民區的家庭。另一項研究顯示,世代居住在中國城的華人,跟第二代搬離中國城的華人相比,顯然社會流動也造成了第二代華人社經地位的提高。這波疫情造成兩年的「社會不流動」,但是網路科技價值在於加速「社會流動」後所產生的生機。至少,過年買個原本不會買的美術燈,有機會讓自己從工作社會階級,流動到品味社會階級,這也是一種社會流動產生的意外發現吧。(轉載自盧希鵬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