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鏡

【2022選微鏡(43)】最新民調陳時中獲支持度居冠 蔣萬安選情陷「3個警訊」

■ 本刊特別報導 2022台北市長選戰引各界關注,中華傳播管理學會今(7)日宣佈一份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衛福部長陳時中以33.6%支持度居冠,領先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在誤差範圍之內,無黨籍黃珊珊支持度則拿下23.3%。而若黃珊珊由民眾黨提名,陳時中支持度32.9%,仍領先蔣萬安的30.1%,黃珊珊支持度為21.4%。陳時中、蔣萬安與黃珊珊等三人,皆被視為參選北市長有力人選。據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公佈民調指出,陳時中以33.6%支持度,領先蔣萬安的30.6%、黃珊珊的23.3%;如果黃珊珊由民眾黨提名,陳時中依然可拿下32.9%支持度,勝過蔣萬安30.1%、黃珊珊21.4%。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兼新媒體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莊伯仲認為,這次調查結果與同類民調相去不遠,基本上,台北市民對衛福部長陳時中可說是「愛恨交加」,他的平均溫度只有57.32度,是三人中最低;但在好感排行榜上,陳時中又獲50.5%市民青睞而居第一。至於蔣萬安的感情溫度在藍營長期優勢的大安、文山區為何沒有比較高,需進一步探討。對於蔣萬安民調遭到陳時中超車,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兼系主任鈕則勳則以「3個警訊」分析。他認為,雖選民對蔣的感情溫度仍高於黃珊珊及陳時中,但20歲以上選民5成1對陳時中有好感、5成對黃珊珊有好感,只有4成6對蔣有好感。其次,不論黃珊珊以無黨籍參選或民眾黨提名,均能獲得2成以上的支持,從調查中來看,蔣都輸陳3至4個百分點,黃明顯搶到蔣的票,蔣在三強鼎立結構下,原本在其他調查中的「脆弱優勢」已被反超。鈕則勳接續表示,從政黨傾向來看,20歲以上民眾對國民黨好感度最低,「反感度最高,還輸給民眾黨,變成小三」,這樣的結果也可能讓蔣萬安在開拓選票過程中有其限制。此外,在政黨支持傾向當中,據同份民調指出,民進黨也以29.3%支持度奪冠,勝過國民黨22.2%、民眾黨13.6%。中華傳播管理學會指出,本次調查日期是2022年2月18日至2月19日,訪問地區為台北市,對像是設籍台北市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以台北市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兩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85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 ± 2.98個百分點。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藏電於民!醫院、飯店變「虛擬電廠」 台灣缺電危機有解?

■ 戴元利、羅士朋 (圖/翻攝自台電官網) 國內經濟蓬勃發展,用電的需求量愈來愈高,不少企業家和學者都紛紛警告,台灣恐怕將面臨頻繁的缺電危機。不過台電近年推出的電力交易平台,把分散在民間的電力來源統統整合起來,像是大型儲能設施、備援發電機組、或是工廠產線減少用電,把多餘的電力回售台電,一旦碰到燃煤機組跳電等情況,就能即時調度救援,化解缺電危機,而售電給台電的企業也能賺取被動收入,可說是創造雙贏。從交換站取出電池,簡單幾個動作,就能讓機車繼續趴趴走,國內電動機車大廠與台電聯手,要把電池交換站,變成小型分散式虛擬電廠,一旦緊急缺電,便能火速上場救援。台電綜合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成有:「它現在橘色是表示它在做放電(回送電力),就是它在放電的時候,我們給它設定一定的功率,它會去選擇由哪幾顆電池來放(電)。」一到中午尖峰時段,電池中儲存的電力開始回送台電,可輔助電網運作更穩定。台電位於樹林的綜合研究所,歷經2年技術驗證,克服能源損耗問題後,未來廣布全台的虛擬電廠,就能加入電力調度。業者以2千多座交換站估算,大約能提供1小時、共130萬度電,相當於全台北市43分鐘的城市用電需求。台電綜合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成有:「在我們樹林這裡做的這個試驗場,我們的這個規模大概只有60度電,以現在電動機車在市面上的交換站,它最大的交換站可以到300多度的,這個電能的儲存,那如果300多度那甚至一個小型的,像30戶左右的小型社區,它就可以用一天的這個,提供它一天的能量。」隨著國內用電增加,缺電隱憂不時浮上檯面,想蓋傳統發電廠,還得找場址、做環評,耗費巨資又曠日廢時。不過去年11月上路的電力交易平台,號召企業變身虛擬電廠,把多餘的電回售台電,一旦跳電或供電不穩,電力交易平台便能短時間調度民間電力,解決缺電危機。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企業)他得標Stand By他只是待命而已,他不用做任何的處理,他就有容量費率的收入,那如果我們有需要的時候調度他,他又去異地用電或增加發電,來減少他對台電的用電,這個量他另外還有電能的費用(收入)。」台電解釋,民間虛擬電廠有三種型態,一種是企業花錢打造的大型儲能設施,系統會自動偵測電網頻率,瞬間送電或充電,隨時輔助電力供應;第二種是民間自備發電機所產出的電,供台電備而不用;第三種則靠需量反應,也就是企業廠房自主減少用電,把電回售台電,換取額外收益。台電表示,許多企業躍躍欲試,目標2025年,可增加1500MW調度彈性。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這種像類似517(大停電)這種短時間的,這種電能不足,那517因為它也是我們水力機組因為水文的關係,沒有辦法發電限縮,如果這些(電力輔助)能夠補進來的話,那我們那一次517的問題,應該就可以克服得掉。」其實不只大企業能加入電力交易平台,透過代理商整合,愈來愈多中小型業者也可透過需量反應,自主減少用電來賣電,除了工廠產線外,現在包括百貨商場、醫院、溫泉會館、冷凍業、便利超商等等,都是虛擬電廠生力軍。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企業)他除了減少他尖峰用電的,電費支出之外,他因為他減少用電,還可以參加交易平台,取得容量的費用的收入,或者是停下來的電能費用的一個補償,所以他有很多的一個商機。」虛擬電廠、藏電於民,電力交易成了熱門的好生意。(轉載自TVBS新聞網)

高鐵選址比爛?台南站到市區1小時,網怒炒房變「北高雄廢墟」

■ 城市學編輯部 (圖/翻攝自台灣高鐵臉書) 春節9天連假一晃眼結束,民眾紛紛返回工作崗位開工,不過北去南往便利又快速的高鐵,此時總是一票難求,因此有PTT八卦版有網友不禁問道「高鐵哪一站地點最爛?」因為他有台南朋友指出「台南高鐵站點跟廢墟一樣,根本沒人在搭,嘉義和其他地方的高鐵地段也都很鳥?」似乎除了台北站和高雄站,其他地點都被罵爆,掀起網路熱議。 農曆春節假期結束,PTT因此有網友貼文問掛「高鐵哪一站地點最爛?」文章一出,大家一面倒點名「台南站」,主要原因是台南站離高雄太近,不符合當地直達需求,並紛紛留言「台南搭個高鐵還要轉車」「台南,車站位置廢到有剩」「台南,好好一個直轄市高鐵站放在鄉下地區」「台南根本沒有設站的必要啊」。其中還有一批人認為,乾脆幫台南站正名,揶揄表示「什麼台南,應該改叫北高雄站」「台南站距離北高雄只有2870公尺,說台南站是北高雄站一點都不誇張」「本來就是北高雄站,溪北人搭高鐵都去嘉義」「沒有台南站吧,請正名北高雄站」,另有網友因為台南站地處偏僻,氣沖沖的開嗆「炒房炒到整片變成廢墟」。其實關於高鐵站址話題,早在2021年10月,就有PTT網友認為,台灣高鐵站多蓋在「鳥不拉屎」的地方,並好奇發文「台灣選址最失敗的高鐵車站是哪一站?」當時原PO更直言,選址最爛的是台中站,原因跟台南站距市中心太遠,民眾轉乘麻煩相似,還戲謔直呼根本可以改叫「北彰化站」。該貼文曝光後,最令鄉民不滿的果然還是台南站,許多留言都表示「說到台中站爛,台南站笑而不語」「台南啦,跟高雄站根本超近」「台南啊,當初不蓋在南科根本頭殼壞掉」「台南接駁回市區要1小時」「台南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同樣呼聲很高的,還有彰化站,不少人直言「說台南的一定沒看過彰化」「彰化夠爛,整個站區像廢墟」「彰化鬼站耶,外圍沒燈沒路標」「彰化人根本都跑台中坐」。但也有部分網友直指苗栗站跟雲林站,坦言「苗栗,我最近才知道有這個站」「雲林一小時才一班,而且都是站站停」,甚至有人直接以一句「第1爛台南、第2爛彰化、第3爛苗栗」統整倒數排名。至於高鐵哪幾站網友最滿意,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是下車就到市區,省時省力的台北站或高雄站,因為「除了台北高雄以外都爛,高鐵就這兩站就夠,其他多餘」「覺得最好的是左營」「除了台北高雄都很慘」。有鑑於此,有網友跟著擔心起,預定2029年完工的高鐵屏東站同樣不便,跟著強調「屏東站在屏東境內才1.4公里,根本應該改名南高雄站吧」。(轉載自城市學網站)

全球暖化危機衝擊全面 沒有人是局外人

■本刊特別報導 (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全球暖化問題不容忽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月28日發布最新氣候變遷報告,聚焦極端氣候下人類如何因應。報告指出,氣候變遷衝擊全球的速度高於原先預期,但人類尚未做好準備,且各國未能抑制導致地球暖化的碳排放量仍持續升高。根據IPCC報告指出,無論哪種排放情境,全球地表將持續增溫至少到本世紀中,若無法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暖化幅度在21世紀內將超過攝氏1.5℃或2.0℃,造成極端氣候比例增加。全球近半數人口已難以抵禦日益危險的氣候衝擊,各國政府需大幅抑制碳排放,以預防全球暖化失控。此外,報告也針對氣候變化對全球半數以上人口所居住的城市的影響、風險和適應進行了詳細評估,城市的能源和運輸系統受熱浪、風暴、乾旱和洪水劇烈衝擊下,也由於人口與資源集中成為風險熱點。日益增長的城市化和氣候變化會帶來複合的風險,尤其是對那些本身增長規劃不善、貧困和失業率居高以及缺乏基本服務的城市。針對聯合國報告,科技部也發布研究顯示,暖化下的升溫將衝擊台灣農林漁業,水稻將明顯減產,漁產養殖也會受暖化影響,至於如高山灌叢與鐵冷杉森林、對夏季升溫敏感的高山森林植群,預測適合生存的面積將在世紀末減少一半。此外,暖化將造成台灣極端降雨強度增加、侵台颱風機率降低與降雨型態改變,進而造成旱澇災害頻率與強度增加。集水區的河川流量豐枯差異變大,在春季(2至4月)可能增加枯旱風險;暖化後颱風強度增加,將造成沿岸風浪及暴潮衝擊。在升溫2℃與4℃情境下,台灣周邊海域海平面可能分別上升0.5及1.2公尺,將導致西南沿海地勢較低窪地區出現淹水。在公衛與健康方面,埃及斑蚊分布將因暖化向北部延伸,分布範圍也擴增,導致登革熱發生風險增加;冬季空氣品質不良日數也將因暖化而增加。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指出,氣候變遷是全球問題,包含金融、關稅、企業也會有更直接的反應;風險是全面性的,很難只針對特定族群,如過去只擔心寒流低溫,但未來若是愈來愈多溫差大的情況,不用降到10度以下,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就很嚴重。以2015年蘇迪勒颱風造成濁水事件為例,「降雨太多反而導致大台北停水」,影響人數更廣;而過去颱風來之前是將水庫的水放掉以便防洪,但受氣候變遷影響,不知道這場颱風過後會不會再有颱風,如果完全沒有,台灣的水資源需求就不見得能滿足。災防中心表示,雖然台灣過去面對複合型災害已經有經驗,但擔心未來是否會超過既有的經驗,這需要有更多科學數據去支持。這幾年颱風到日本引發的災害很多來自於安養院,高齡化社會之後,加上氣候變遷,未來短延時強降雨的程度會增加,雨來得非常快,要跑的時間就不夠;如果災害預警時間、資訊沒辦法讓受災者第一時間反應,對高齡化社會是很嚴重的影響。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說,這兩年大家都在談能源轉型,包含沿海漁電共生設光電板、離岸風電設風機等,大約都是20年壽命,但在氣候變遷下這些場域是否會被水淹掉,可能會是另一種脆弱的問題。「調適就是系統性的問題」,李明旭強調,訂定氣候調適與韌性策略需要政治承諾、政策工具、組織框架、氣候知識、財務資源等,因此在推動上「夥伴關係」尤為重要,不只政府,利害關係人、公民科學家、媒體、投資者,以及婦女、青年、原民等團體都要融合納入,沒有人是局外人。氣候變遷不再是揣測與推估,而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台灣本來就是災害高風險區域,可預見未來水災、旱災都會更加嚴重。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指出,調適策略的擬定有賴長期的監測數據與評估,錯誤或不適當的調適會讓災害轉移到其他空間,反而影響弱勢族群,氣候正義也難以實現。台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表示,越來越多的人口集中在百萬級都市,成為氣候風險下最脆弱的地方;但城市卻也是減緩氣候暖化的關鍵,永續城市必須先做到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能源供應是否加速轉換到綠能、綠色運輸和綠色建築是否有完整規劃,這些都是未來的重點工作。賈新興表示,暖化已不可逆,氣候調適要求各方面的轉型,而綠色轉型有非常大的陣痛期,零碳未來需要耗費相當大的經濟成本,下一期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應有足夠的政治宣示,否則台灣現在做的努力遠遠不夠。

民進黨盛傳陳其邁年底得票若破百萬 將成儲備總統人選

■東方明 (圖/翻攝自陳其邁臉書) 九合一選舉今年底登場,六都市長成為藍、綠、白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台北之外,最受矚目的當屬南台灣的高雄。據民進黨內部消息傳出,原本被視為儲君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已中箭落馬,如果陳其邁年底在高雄得票數破百萬,幾乎就等同於拿到儲備總統的門票,成為台灣政壇當紅炸子雞,登上巔峰指日可待。二十多年來,高雄一向是民進黨的大本營,雖然四年前一度跌破所有人眼鏡,被韓國瑜打得七葷八素,但沒多久就回過神來,接連罷韓、補選兩場勝仗又把氣勢奪了回來,國民黨被打回原形,再加上陳其邁當上市長一年半來,蔡英文刻意挹注更多中央資源,使四年前參選高雄市長意外落敗的他,政治行情從跌停板逐漸回升,目前已慢慢拉到接近漲停板。2012年雄心萬丈的高雄市前市長陳菊,企圖心爆表,據說當年的市長選舉如果選票突破百萬,就有意直攻總統大位,與馬英九一決勝負,不料遇上高雄氣爆事件,雖然不影響她的聲望,但多多少少流失了一些選票,所以最後只拿到99萬票,也就此打破陳菊的總統夢。陳其邁雖然在前年市長補選只拿到67萬票,但近來民調快速上升,高市府聲稱招商引資突破四千五百億元,台積電、穩懋等科技大廠相繼在高雄落腳,更是為陳其邁連任大大助攻,年底選票可望突破「陳菊障礙」甚至衝破百萬,創下縣市長選舉歷史最高票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