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縮影

【社論】封殺中國將導致美國業界巨大經濟損失 各國理應以長遠視野思考科技發展問題

近期,美國商務部傳出一項重大決定,將於最快七月起禁止AI晶片廠向中國及其他被認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出貨,除非獲得事先的執照。這項措施被視為拜登政府對於科技出口管制的強化,旨在保護國家安全免於受到不當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危害。然而,禁止出口AI晶片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首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許多美國科技企業依賴其巨大潛力實現業務增長。限制出口將使這些企業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根據黃仁勳的說法,美國科技業的產能可能會減少三分之一,這將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其次,限制向中國出租雲端服務的打算也引起了關注。中國的AI企業通常利用雲端服務來繞過華盛頓的出口管制。這樣的限制可能導致中國企業的技術發展受阻,進一步加劇中美科技競爭的緊張局勢。然而,這種做法同時也確保了美國的核心技術不會落入對手手中,從而維護了國家安全的利益。在制定這些政策時,政府需要謹慎平衡國家安全和科技產業發展之間的關係。保護國家免於受到人工智慧技術的濫用是至關重要的,但同時也不能過度限制科技產業的發展和國際合作。因此,政府應該在制定出口管制政策時,尋求一個合理的平衡點。首先,政府應該加強監管和審查程式,確保出口的AI晶片不會被用於任何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目的同時,政府應該積極促進國內科技產業的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減少對中國等國市場的依賴。這包括增加科研投資、培育人才、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獎勵措施,以鼓勵科技企業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此外,政府也應該加強國際合作和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共同利益。人工智慧和科技領域的發展是全球性的挑戰,單方面的限制和封閉不符合當今的趨勢。各國應該加強合作,分享資源和知識,共同應對科技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同時,企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應該加強自身的內部監管和風險評估,確保技術和產品不被誤用或濫用。企業可以加強與政府和學術界的合作,建立起科技倫理的指導準則和標準,以確保技術的道德使用。在追求國家安全和科技發展的平衡時,也要考慮到全球化和開放合作的趨勢。單方面的限制和封閉可能導致科技創新的減緩和國際競爭力的下降。因此,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確保國家安全,又能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最後,我們必須認識到,科技的發展不應該僅僅以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為唯一目標。我們應該關注人工智慧和科技在倫理、隱私和社會等方面帶來的問題,並積極推動相應的法規和監管措施,以確保科技的發展符合人類價值觀和社會的需求。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保護國家安全和科技產業發展的平衡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政府、企業和學術界需要共同努力,以確保這一平衡能夠維持和發展。政府應該制定明確的政策框架,針對人工智慧和科技領域的出口管制進行規範和指導。這些政策應該是基於全面的風險評估和技術評估,並兼顧國家安全和科技產業發展的需求。同時,政府也應該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制定共同的標準和規範,以確保科技的使用是透明、負責任且符合國際法律和倫理準則。企業在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階段應該將安全和倫理考慮納入核心。他們應該實施嚴格的內部控制措施,監管技術的使用和流通,確保其不會被濫用或落入不當的手中。此外,企業也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他們對科技倫理和風險識別的意識,以防止任何可能的不當行為。同時,學術界也應該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科技的道德和社會影響的討論。學者們應該積極參與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以確保科技的發展符合社會價值觀和倫理原則。此外,學術界應該加強對人工智慧和科技領域的研究,尋求解決技術所帶來的倫理和社會挑戰的方法和策略。最後,公眾參與也是至關重要的。政府、企業和學術界應該積極促進公眾對科技發展的理解和參與,建立一個開放和透明的對話平臺。這樣可以確保科技政策的制定是基於廣泛的共識和公眾利益,同時也能夠解答公眾對於科技帶來的問題和疑慮。在保護國家安全和科技產業發展的平衡上,我們必須明確一點: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的趨勢使得這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和具有挑戰性。然而,透過政府、企業、學術界和公眾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找到一條道路,既能保護國家安全,又能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在進一步制定政策和措施時,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首先,科技的發展應該以人為本,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和資料安全。政府和企業在收集和使用數據時應該遵守嚴格的法律和倫理規範,確保個人資訊不被濫用或非法使用。其次,國際合作和溝通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各國應該加強合作,分享資源和知識,共同應對科技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國際間的合作可以促進共識的形成,制定共同的標準和規範,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衝突。同時,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強對科技的監管和風險評估。政府機構應該加大對科技領域的監管力度,確保科技的使用符合法律和倫理準則。企業應該實施嚴格的內部控制措施,確保技術的使用和流通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此外,教育和培訓也是關鍵所在。政府、企業和學術界應該加強對公眾和從業人員的教育,提高他們對科技倫理和風險的認識。這樣可以培養一批更加負責任和富有道德感的科技人才,從而減少科技的濫用和不當使用。英國金融時報5月24日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受訪時表示,美國進一步限制對中貿易前,一定要思考再三,因為中國只有一個、沒有其他備援方案。他並說,美國企業若無法跟中國貿易,恐蒙受巨大損失。「無法向美國採購,將促使中國自行製造。美國務必當心,中國對科技業是非常重要的市場。」黃仁勳還表示,切斷美國科技業通往中國的管道,反倒會讓拜登政府力推的《晶片法》(Chips Act)蒙塵,因為失去中國市場、美國科技業需要的產能勢將減少1/3,這麼一來,美國晶片廠也沒有建造的必要。他說,在台灣以外地區製造晶片理論上可行,但中國市場無可替代。最後,公眾的參與和意見也應該被充分考慮。政府和企業應該建立開放和透明的溝通管道,邀請公眾參與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評估。公眾的聲音和關注是重要的指導力量,可以幫助政府和企業更好地理解社會的需求和期望。在這個持續變化的科技時代,我們需要以長遠的視野來思考和應對問題。單純依靠限制和封閉的措施可能會阻礙科技的發展和國際合作,同時也無法真正保護國家安全。我們應該採取一種平衡的態度,既能確保國家安全,又能夠充分利用科技的優勢和潛力。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時刻關注人類的福祉和整個社會的利益。科技的發展應該為人類帶來福祉,而不是對個人和社會造成損害。我們應該推動科技的發展與社會價值和倫理原則相結合,確保科技的使用符合人類的尊嚴和價值觀。在面對人工智慧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時,我們必須保持警覺和明智。只有通過政府、企業、學術界和公眾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找到一條平衡的道路,既能保護國家安全,又能促進科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這需要長期的努力、跨界的合作和持續的關注,但最終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繁榮、安全和有益於所有人。

【就事論世】中國與紐西蘭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 理應 中國和紐西蘭在最近的高層會談中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共同發表聯合聲明。聲明中指出,雙方將加強高層交往、深化合作、增進理解,並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此外,中國和紐西蘭還簽署了多項合作文件,涵蓋農業、海關、科技、教育等領域。中紐西蘭總理希金斯27日下午,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展開會談,強調將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28日,中國與紐西蘭還共同發表聯合聲明。中國和紐西蘭於近期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在聯合聲明中確認了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合作意向。根據聲明內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紐西蘭總理克里斯·希金斯進行了會晤,並就中新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聯合聲明重申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紐西蘭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紐西蘭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的重要性。雙方同意在兩國建交50周年的基礎上加強高層交往,深化合作,增進理解,並共同管理分歧。紐西蘭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並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聯合聲明中還提到,中國和紐西蘭將在外交、經貿、國防等領域加強對話,並加強食品安全、農業、海關貿易便利化、科技創新和執法等領域的合作。此外,雙方還歡迎中新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的生效實施,並同意在2023年內啟動服務貿易負面清單談判。兩國也將加強雙邊貿易,拓展電子商務、服務貿易、綠色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並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對話機制。此外,中國和紐西蘭同意就「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保持溝通。在人員往來方面,雙方歡迎邊境重新開放,恢復人員往來,並同意加強兩國在文化、體育、教育、航空、旅遊、地方和學術交流方面的合作。另外,中國和紐西蘭在聯合聲明中強調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以多邊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制,並致力於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第十三屆部長級會議在爭端解決機制、漁業補貼、農業等領域取得具體成果,同時支持世界貿易組織的必要改革以提升其職能。此外,中國和紐西蘭重申對實現《2040年亞太經合組織布特拉加亞願景》的堅定承諾,包括落實《奧特奧羅亞行動計劃》。兩國將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加強合作,特別是在可持續和包容貿易等領域。最後,中國和紐西蘭在聯合聲明中強調他們的共同承諾應對氣候變化,並歡迎雙方在該領域開展的富有成效的交流,包括定期舉行的部長級對話。他們還指出確保「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成功落實的重要性。總結而言,中國和紐西蘭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涵蓋農業、海關、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雙方將加強高層交往,深化合作,推動貿易和人文交流,並共同推動全球和地區事務的對話和合作。這份聯合聲明凸顯了中國和紐西蘭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環境等領域的共同利益和承諾。中國和紐西蘭的聯合聲明突顯了雙方對於維護多邊主義、國際法和聯合國的核心地位的重要性。他們共同堅持以對話和協商解決國際爭端,並強調在全球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這份聯合聲明也強調了兩國在區域和國際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性。中國和紐西蘭承諾加強亞太經合組織和相關合作機制中的合作,並支持包容性和可持續的貿易發展。他們還討論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區域貿易安排的相關問題。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和紐西蘭強調採取具體行動的重要性。他們承諾加強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兩國將通過部長級對話等機制定期交流,確保《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有效實施。總體而言,中國和紐西蘭在這份聯合聲明中再次確定了彼此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展示了在各個領域合作的具體舉措。這將進一步促進雙方的互利共贏,並為地區和全球的和平、穩定和繁榮作出貢獻。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海上風電場完成吊裝

〔本報綜合報導〕6月28日14時30分,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海上風電場順利完成吊裝任務。這標誌著中國大陸海上風電在高端裝備製造能力、深遠海海上風電施工能力上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據瞭解,此次吊裝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是全球首台16兆瓦商業化示範應用機組,在風機主軸承、葉片和傳動鏈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具有國產化率高、數位化程度高的特點。該機組將在商業運行過程中全面檢驗各項設計性能,為今後16兆瓦海上風電大機組規模化批量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圖為吊裝施工在全球首艘2000噸級第四代海上風電安裝平台——「白鶴灘」號上進行。

【就事論世】布林肯訪中後中美關係前景與中方的外交立場

■澳洲執業律師 吳鈺蓉 隨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北京的訪問,許多外媒普遍認為中美關係有望「止跌回升」。然而,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在最近的記者會上,針對台灣問題、民主和人權、南海問題、俄烏克蘭以及中美對話溝通等熱門議題,闡明瞭中國的外交立場並提出了10條「外交紅線」,同時批評了美方對於「一中政策」核心內容的修改。楊濤指出,美國原本的「一中政策」非常清晰,但後來附加了越來越多的修飾詞,如「台灣關係法」和「對台六項保證」。而現在,美國試圖將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納入「一中政策」的核心內容,這種所謂的「和平解決」被視為對該政策的篡改。楊濤表示,中方不排斥溝通,但需要美方展示尊重和誠意。他批評美國不是南海爭議的當事國,卻以「自由航行」為名在南海進行軍事活動。同時,他提出,在中美軍事交流方面,美方應先解除單邊制裁。除了涉及台灣問題和中美軍事衝突的議題外,楊濤還批評了美方對中國的「去風險」行動,認為這不僅無法解決自身問題,還會對其自身產生反噬影響並拖累全球。關於美國企業在中國的運營,中方將繼續開放大門,但強調必須在法律框架下經營。在國內事務上,楊濤明確表示「涉疆、涉藏、涉港問題關係中國核心利益,不容外部干涉」,並反對其他國家對中國特色的「民主」和「人權」進行指責,強調這些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他認為,其他國家應尊重中國的主權和內政,不應對中國的「民主」和「人權」議題進行指責或干涉。此外,在國際事務上,楊濤強調中國是當今國際秩序的創立者和維護者。對於俄烏衝突,中方將支持一切有利於停火和和談的努力。他強調中國將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勸和促談,並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強迫中國在其中選邊站隊。這些表態凸顯了中國外交部對於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定捍衛立場。中國主張非干涉原則,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自主處理自身事務,並主張國家間應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然而,這些立場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討論,特別是在涉及人權和民主等議題上。隨著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和國際格局的變化,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將繼續受到關注。這些外交立場的宣示將對中國的國內政策和國際形象產生重大影響,也將影響到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和合作。除了台灣問題和中美軍事衝突外,解決中美關係的其他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建立和改善雙方之間的互信和合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法:對話和溝通:中美雙方應透過各種對話和溝通管道,包括高層互訪、外交磋商和多邊會議,以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和爭端。開放和坦誠的對話可以幫助雙方理解對方的關切和立場,並找到共同的利益和解決方案。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領域:中美兩國在許多領域都存在著合作潛力,例如經貿、科技、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等。雙方可以著重於這些領域的合作,尋找互利共贏的機會,從而增進雙方的互信和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中美雙方應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雙方應試圖理解對方的安全和發展關切,並通過協商和談判找到妥協和平衡的方法。有效管控和化解爭端:當雙方出現爭端時,應試圖通過協商、仲裁或其他和平方式進行管控和解決。重要的是要避免爭端升級成衝突,並尋求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加強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有助於增進雙方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加強學術、文化、青年和地方層面的交流,有助於促進雙方關係的穩定和和諧。這些方法並非一蹴而就的解決方案,而是需要長期和持續的努力。中美兩國都應願意做出讓步和妥協,並通過建設性的對話和合作來解決分歧和爭端,從而實現中美關係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布林肯此行的具體成果尚未全面公佈,然而,可以根據一些報導和觀察來分析他訪問中國的成果和影響:對話和溝通:布林肯此行為中美之間的高層接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讓雙方能夠就關鍵問題進行直接對話和溝通。這種高層接觸有助於減少誤解和不信任,並開展建設性的討論。利益交換和合作機會:布林肯此行可能為中美之間的合作機會提供了探索的契機。雙方可以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尋求共識,例如氣候變化、疫情應對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此外,他可能還提出一些合作領域,以促進互利共贏的關係。意見交流和風險管控:布林肯此行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雙方能夠交換意見並理解對方的立場和關切。這有助於增進雙方的互信,並在爭議和敏感問題上進行風險管控,以避免衝突的升級。國際影響力和多邊合作:布林肯此行還可能涉及到國際事務和多邊合作的討論。中國和美國都是全球重要的國際角色,他們之間的合作和協調對處理全球挑戰至關重要。布林肯可能與中國就這些議題進行交流和協調,以推動國際合作和共同解決問題。總之,布林肯此行的具體成果需要根據進一步的消息和官方公告進行確定。然而,這次訪問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和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並為雙方進一步解決分歧和推動合作開展了溝通和討論的管道。

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成功舉辦

〔本報特約記者 劉文博 關明輝報導〕暢遊幸福新西藏,攜手開創新征程。6月16日至18日,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簡稱「藏博會」)在拉薩舉辦。1.4萬平方米的展覽場地、近千家中外與會企業、近萬種參展產品,走進藏博會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傳統藝術、高新數字、經貿物流……各個展區光影閃爍,精彩紛呈。唐卡、古籍修復、藏毯編織……「文化西藏」展區吸引了大量遊客駐足觀賞。伊朗、義大利、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的60家企業攜630種精美商品赴會,藏博會成為擴大「朋友圈」、促進國際經貿文化交流的大舞臺。藏博會現場,多家企業採用雲計算、大資料等先進技術,為大眾提供了一系列智慧解決方案,使遊客們大開眼界。從清新福建到和美新疆,從義大利到巴基斯坦,來自海內外的賓客們齊聚「日光城」,共用西藏自然風光之美、歷史人文之美、民族風情之美、包容開放之美。簽署戰略框架協議7個,簽約專案60個,協定投資531.83億元……第五屆藏博會成果累累。具有國際影響力、大陸輻射力、區域帶動力的藏博會,成為全面展示社會主義新西藏魅力的金名片,成為西藏各族群眾奮力譜寫雪域高原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的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