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縮影

2023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重大專案簽約84個

〔本報特約記者 伍鯤鵬報導〕2023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重大招商專案集中簽約活動9月4日在重慶市悅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共簽約重大項目84個,正式合同額2138.6億元(人民幣,下同),涵蓋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軟體資訊服務、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等多個領域。據介紹,以智博會為平臺,今年重慶聚焦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發等重點行業,同中國中車、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五所等多個企業和部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與技術合作協定。在全部簽約專案中,50億元到100億元項目11個,100億元以上項目5個。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本屆智博會共推動簽約專案19個、正式合同額688億元,占簽約總額的32.2%。此外,本屆智博會推動簽約外資合同項目7個、正式合同額96.2億元。

大陸服務貿易新發展為外商提供新機遇

〔本報綜合報導〕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2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記者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的國別展區看到,相較去年服貿會,外國參展商的面孔多了起來。據悉,今年服貿會參展企業國際化、專業化水準提高,整體國際化率超過20%。作為中國大陸的「新國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今年暑運期間共保障客運航班5.52萬架次,進出港旅客794.44萬人次,較上年度分別同比增長100.73%、163.62%。今年以來大陸航空服務業、旅遊服務業的加速回暖,是大陸服務貿易發展的縮影。大陸對外開放不停步,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引領服務貿易發展,以制度型開放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大陸2022年服務進出口總額近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9%,規模創歷史新高,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二。

【就事論世】印度媒體報美空軍可能入駐巴基斯坦 如屬實中巴關係及南亞地緣政治將出現新變數

■ 理應 近日,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報導稱,巴基斯坦可能已經允許美國空軍在其領土內駐軍,並接受美軍的軍事裝備和訓練,此舉可能持續長達15年。然而,這一消息尚待證實,但已引發了南亞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熱烈討論。在冷戰時代,美國曾經透過部署空軍來維持其在巴基斯坦的軍事存在,主要基地位於白夏瓦的巴達貝爾空軍基地,該地部署了戰略偵察機U-2。然而,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一直緊密,被戲稱為「巴鐵」,因此,若美國獲准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這必然引起中國的極大不滿。中國的《虎觀天下》軍事專欄指出,若此消息成真,將極大地改變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戰略格局,對中國的威脅將急劇增加。然而,現實情況是,巴基斯坦目前並未容納任何美軍作戰部隊,而且巴基斯坦與中國的合作緊密,也在發展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因此,巴基斯坦需要權衡長期利益,不可能為了短期利益而與美國勾結。早在2021年,美國政府派遣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前往巴基斯坦商討美軍駐軍問題,但巴基斯坦明確拒絕提供無人機基地,顯示了巴方對此議題的敏感性。有傳言稱,巴基斯坦可能為了採購美國製造的F-16戰鬥機而考慮這一選擇,這成為美國駐巴的一個關鍵因素。然而,中巴關係最近因兩國合作生產的JF-17「梟龍」戰機出現嚴重故障而惡化。該戰機使用俄製RD-93發動機,而發動機零部件需通過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然而,中國對此似乎採取了冷淡的態度,迫使巴基斯坦考慮直接向俄羅斯採購零部件。據報導,梟龍戰機出現了許多質量問題,對巴基斯坦空軍的訓練和戰備產生了嚴重影響。因此,現今的中巴關係面臨著新的變數。巴基斯坦需要仔細權衡自身的長期利益,不僅與中國,還有俄羅斯等國的關係。美國的駐軍要求可能會影響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但巴基斯坦必須謹慎處理,以確保自身的國家利益不受損害。總之,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巴關係的新變數可能會引發更多的討論和調整。這一情勢需要謹慎關注,以確保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就事論世】福島核污水排放引發的科學與環境及國際合作的思考

■理應 近日,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電廠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引起了國際關注。此舉不僅在國際間引起爭議,更凸顯了環境保護、科學評估以及國際合作的複雜平衡。對於這一議題,我們需要冷靜地分析科學事實,尊重各方立場,並探討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雖然日本政府聲稱排放的核處理水中的氚含量低於國際標準,但這並不代表完全無害。放射性物質的影響可能在長期內才會顯現,因此必須持續進行監測和評估。我們不能忽視潛在的風險,需要確保科學評估的客觀性和透明度,以提供可靠的資訊。核處理水排放的國際反響,尤其是中國等國家的反對,可能對地區穩定和經濟合作造成影響。地區間的關係和合作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因此應該尋求溝通和合作的機會,以協調解決方案,減少不必要的緊張局勢。環境的恢復和保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使排放的核處理水滿足國際標準,仍然可能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影響。我們應該關注水域生態的變化,並確保有適當的措施來監控和緩解潛在的環境衝擊。福島核電廠事故是我們歷史中的一個嚴重教訓,造成了廣泛的人員傷亡、環境破壞以及經濟損失。然而,如何處理核處理水成為了當前的焦點。日本政府主張排放核處理水是最佳選擇,理由在於存儲這些水將對當地環境產生更大影響,並且在國際上得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支持。然而,排放核處理水的決定卻引發了許多國家的擔憂與反對。中國、南韓、俄羅斯等國家不僅對日本的決定表示反感,更對日本的海產品實施全面禁令。這顯示了環境安全、國際關係與經濟利益之間的糾結。我們應該尊重各國的關切,並嘗試找到平衡點,以維護地球的生態平衡。科學證據是我們判斷的基石。根據專家評估,排放的核處理水中的氚含量遠低於國際標準,並且經過適當的處理。這項事實為日本政府的立場提供了支持。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對環境風險掉以輕心。對於這些核處理水的長期影響,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和評估,以確保對環境和人類的風險最小化。在這個問題上,國際合作是至關重要的。環境和核安全不應該受限於國界。我們應該積極促進跨國合作,通過共用知識、技術和經驗,來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參與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但我們需要更多的國際共識,以應對全球核安全挑戰。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一事引起全球關注,爭議紛紛。儘管日本政府主張排放的核處理水遵循國際標準,然而,我們應該仔細探討可能的負面影響,並確保選擇的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和人類的健康。政府應該更積極地與國際社會和科學界合作,共同研究和制定解決方案。透明的資訊分享和多方參與有助於減少不確定性,確保各項措施能夠得到廣泛的支持和驗證。對台灣而言,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引發了環境與健康的關切。離福島相對較近的地理位置使台灣感受到此事可能帶來的放射性風險。台灣政府必須密切關注排放水的影響,並加強監測與防護措施,以確保國內居民的安全。此外,台灣作為一個經濟體,也必須考慮到可能的影響,特別是海洋產業。對中國而言,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引發了政治與經濟的敏感問題。中國對於日本的此舉表示強烈反對,甚至實施對日本海產品的全面禁令。這可能對兩國的經貿關係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加劇了兩國間的緊張局勢。中國擔心此舉可能對本國的海洋生態造成嚴重損害,同樣需要加強監測和預警。值得注意的是,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問題關係到國際間的合作與共識。全球社會應該建立起透明的科學評估機制,確保排放的核處理水遵循最嚴格的國際標準,並進行跨國合作,共同監測其影響。同時,各國應該儘可能提供客觀的科學證據和資訊,以維護公眾的安全和信心。在面對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問題時,我們不能只著眼於短期利益,更要考慮長遠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通過謹慎的評估、國際合作和科學監測,我們可以確保所選擇的方案真正有利於地球的永續發展。總之,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問題對台灣和中國大陸都帶來了挑戰與影響。我們應該透過科學研究、國際合作和跨國對話,確保最佳的解決方案,以保護環境、健康與國際和平。這是一個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問題,不僅關乎當前,更關乎未來。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環境、科學和國際合作等多個層面。我們應該根據科學證據做出明智的決策,尊重各國的立場,並通過國際合作共同應對這一挑戰。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確保我們的地球永恆繁榮。

【說法】台積電在德設廠是福是禍?

■ 理應 台積電在德國設晶圓廠的決定引起了歐洲媒體的廣泛關注。這項投資將為歐洲的汽車產業提供所需的晶片,而且與歐盟晶片法案的目標相符。但是,歐洲要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提升自己的地位,還需要面對許多挑戰和競爭。歐洲晶片法案是歐盟為了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增加自身的半導體產能和創新能力而制定的一項政策。該法案預計將在2021年底前正式出台,並將動員430億歐元的公私部門投資,以期在2030年前將歐洲在全球晶片市場的佔有率從10%提高到20%。然而,要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歐洲不僅要與美國、中國和韓國等半導體強國競爭,還要解決自身的人才缺口、技術落後和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台積電在德國設廠的消息無疑為歐洲帶來了一線曙光。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其技術水平和產能都遠超過其他競爭者。台積電計劃在德國投資100億歐元,建立一座生產28/22奈米製程晶片的廠房,主要服務歐洲的汽車產業。汽車產業是歐洲最具競爭力和市場潛力的領域之一,也是受到全球晶片短缺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台積電在德國設廠將有助於解決歐洲汽車產業的晶片需求,同時也符合歐盟晶片法案推動的「聚焦於強項」的策略。除了台積電,意法半導體和格羅方德也宣布了在法國建立75億歐元的晶圓廠計畫。這些廠房將生產用於太陽能光電等領域的晶片,也是歐洲具有優勢和需求的範疇。相比之下,英特爾在德國投資300億歐元建立生產5至7奈米製程晶片的廠房則顯得較為冒險。這種高端晶片主要用於智慧型手機、資料伺服器和超級電腦等,但是歐洲在這些領域缺乏領先企業和市場需求。英特爾雖然得到了德國政府100億歐元的補貼,但是其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是否能與台積電匹敵還有待觀察。除了技術和市場的考量,歐洲還面臨著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那就是人才的缺乏。歐洲目前沒有足夠的半導體工程師來支撐其晶片產業的發展,而且培訓新人也需要時間和資源。如果歐洲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其晶片產業的競爭力將難以提升。總之,台積電在德國設廠是一項對歐洲有利的投資,但是歐洲要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就,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合作。台積電赴德設廠的舉措在不同觀點下可能有不同的評價,讓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議題:技術轉移與合作: 台積電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商,將其技術和經驗轉移到國外可能有助於促進技術合作和知識交流,這對於提升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整體水平是有益的。降低風險: 將部分生產能力轉移到國外可能有助於降低台積電在單一地區的風險,特別是在地緣政治或天然災害等方面。擴大市場份額: 在德國設廠可以使台積電更靠近歐洲市場,有助於擴大市場份額並更好地服務歐洲客戶。資源成本增加: 在國外設廠可能面臨較高的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這可能對台積電的成本效益造成影響。技術保密風險: 將核心技術帶到國外可能增加技術外洩和知識產權侵害的風險,對台積電的競爭力構成威脅。供應鏈管理難度: 在不同國家設廠可能增加供應鏈的複雜性和管理難度,對運營帶來挑戰。台積電赴德設廠帶來的利弊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成本、技術保密、市場機會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許多企業會考慮設立跨國生產基地以降低風險並擴大市場份額。然而,這必須仔細權衡利弊,確保轉移生產能力不會影響到核心競爭力和品質。同時,政府和企業也應該考慮到環保、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影響,以確保長期可持續發展。從一些觀點來看,台積電赴德設廠可能確實面臨較大的缺點,以下列出一些可能的負面影響:成本上升: 歐洲的人工成本和生產成本普遍較高,這可能導致台積電在設廠和運營上面臨成本上升的挑戰,進而影響其競爭力。技術保密風險: 台積電在半導體製造技術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將核心技術轉移到國外可能增加技術外洩的風險,特別是在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供應鏈複雜性: 在不同國家設廠可能導致供應鏈的複雜化,需要管理不同國家的供應商、運輸等,這可能增加運營和管理的困難度。經濟政策風險: 不同國家的政府政策、法規和經濟環境都有所不同,台積電在德國的設廠可能受到不同經濟政策的影響,這可能對其經營造成不確定性。市場需求波動: 半導體市場需求常常受到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如果市場需求下降,台積電在德國的生產能力可能面臨閒置的風險。總體來說,台積電赴德設廠可能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風險,特別是在成本、技術保密、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然而,這些挑戰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台積電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導者,可能會根據市場和商業需求來平衡這些缺點,以確保其策略能夠長期有效地支持其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