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縮影

帛琉首現2確診 台帛旅遊泡泡返台檢疫加嚴

(圖/翻攝自帛琉觀光局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台帛旅遊泡泡日前重啟,近日卻出現2名自關島入境帛琉的旅客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1日表示,透過旅遊泡泡返台者檢疫須暫時加嚴。台灣與帛琉間的旅遊泡泡才剛於14日起重新啟動,帛琉境內卻出現2名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診個案,陳時中指出,這2名個案據悉都是帛琉人,於8月15日自關島返回帛琉,在清查足跡後,確定2名個案在入境帛琉後,未曾接觸過台灣14日和18日出團的旅遊團。但為求謹慎,陳時中宣布,帛琉旅遊泡泡團自帛琉返台,除在機場進行深喉唾液,及返國第5天完成PCR採檢外,須暫時增加防疫措施,即使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仍須比照其他入境者,入境第12天到第14天再執行一次PCR採檢。至於帛琉政府22日公告表示,要求所有前往帛琉旅遊者不僅要出示3天內的核酸PCR檢測陰性報告,也要具備完整疫苗接種證明,且入境帛琉後,還要自費支付2次採驗費用,在帛琉境內移動也會有限制,對此,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處長雷均強調,帛琉新入境檢疫規定不適用台帛旅遊泡泡,台帛旅遊泡泡旅客不會受到影響。

2020東京帕運8/24登場

(圖/體育署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2020東京奧運於8月8日正式落幕,延續全球運動熱潮,緊接著2020東京帕運將於8月24日至9月5日舉辦,台灣此次共有6種運動種類、10位選手取得參賽資格,讓大家一同為中華英雄加油!帕拉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1948年,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綜合型國際體育盛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與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IPC)在2000年雪梨帕運時,達成「奧運主辦國在奧運結束後舉辦帕運」的協議,而2020東京帕運也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延期一年於東京奧運結束後15天登場。中華代表隊賽前分別於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立體育大學、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及國立和美實驗中學進行訓練,期待站上夢想的競技舞台,展現辛勤訓練的成果。本屆帕運已取得參賽資格的中華隊選手,有桌球選手盧碧春(女子TT4級單打)、程銘志(男子TT5級單打)、田曉雯(女子TT10級單打與團體賽)與林姿妤(女子TT10級單打與團體賽)、田徑選手楊川輝(男子T11級跳遠)與劉雅婷(女子F12級標槍)、健力選手林亞璇(女子61公斤量級)、柔道選手李凱琳(女子B2級、48公斤量級)、羽球選手方振宇(男子SU5級單打)及游泳選手陳亮達(男子SM7級200公尺混合、S7級100公尺仰式、S7級400公尺自由式)。如同帕運紀錄片記載,「奧運是英雄誕生的地方,帕運則是英雄匯集的地方」,讓大家一同為中華英雄加油,讓更多身心障礙者「愛運動」的心都能「動無礙(運動無障礙)」。

疫情下的兩種階級

■旅居加拿大台灣作家 何穎怡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前不久,我看到一條新聞,吉他大神Eric Clapton拒絕出席一場音樂會,因為該場音樂會規定只有完全接種者才能參加。Eric Clapton一方面因為打疫苗有不良反應,並不堅持大家要打疫苗,二來,這明顯是一種「隔離」(segregation),以前是黑白要隔離,猶太人要與其他人隔離,現在是完全接種者與未接種者要隔離開來。這違憲嗎?這道德嗎?就在昨天,我所在的省份(BC)規定只有完全接種者才能參加室內舉行的比賽,才能進電影院。美國舊金山也在昨日通過唯有完全接種者才可出入公共室內場所。今日,美國聯邦政府更強制所有公務員都接種。民間企業則各有法規。未來的世界,將一分為二,持有「綠色通行證」「健康護照」「接種QR碼」或者下載認證的完全接種App的人,和以往一樣,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另一類人(不接種者)變成一種「次等階級」,它比社經地位、上下尊卑,甚至種族賤姓的階層限制範圍更大,因為以後大凡封閉空間都不歡迎你入內,你還可能丟飯碗,你與二戰猶太人之差,只差胸口沒有「大衛之星」,因為你沒有接種證明。理論上,接種與否不是憲法可以箝制的自由。但是面對空前疫情,遠從以色列,到法國、英國、歐盟、加拿大、中國,各式疫苗護照紛紛出籠。你會說,打過兩劑的人碰到Delta病毒,身上的病毒量並不下沒打疫苗者,只是不得重症、不會住進加護病房而已,不代表他不會傳染。我不打疫苗,死的只是我自己,政府憑什麼限制我的人身自由?無奈,你擋不住重症,國家醫療體系會因為「很多這樣的你」而崩盤。沒看到嗎?美國這兩天每天的確診人數達十萬以上,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蓋方艙了。打疫苗是不是該成為一種「公民義務」呢?因為誰知道Delta之後還有什麼?(轉載自何穎怡臉書)

什麼是「德國精神」?

■ 轉載自臉書/台灣工黨 (圖/翻攝自Angela Merkel/Facebook) 德國人在中國的青島市一共待了 17 年。他們沒建別墅,沒蓋大樓,沒搞噴泉、鮮花、與七彩燈的廣場,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建好了。沒人看得見德國人做的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地下工作。可是 100 年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青島市原德國租界區的下水道,在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介面零件損壞了,需要更換。經查詢,當年建造下水道的公司已不存在了。但是,一個德國公司發來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 3 公尺範圍內,應該可以找到存放著備用零件的小倉庫。中國人依該建議果然找到了一個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零件,依舊光亮如新!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準則、與行為規範是由什麼決定的?這樣的「德國精神」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將【德國精神】此篇,用說故事方式講給孩子們聽;永不過時的價值!梅克爾離開了黨魁的位置,把它交給了她之後的人,德國和德國人民現在處於最好的狀態。德國人的反應,在德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所有人都走到房子的陽臺上,自發地為她鼓掌,連續鼓掌了六分鐘,沒有流行詩人、渣滓、無恥之徒、塗色家和攀登者。德國人通過民主選舉她來領導他們,她以能力、技巧、奉獻精神、正直和真誠領導了8千萬德國人18年。在她18年的領導生涯中,她沒有違規的行為。她沒有任命任何親戚擔任國務卿或重要職位。她沒有聲稱自己是榮耀的創造者。她沒有賺太多的錢,也沒有人為她的生活喝彩。她沒有得到特許狀和保證,她沒有和她的前輩戰鬥,也沒有解散他們。她沒有胡說八道。她出現在柏林的巷子裡,並不是為了虛榮。德國人民站在一起,向德國領導人告別。這位元化學物理學家不為時尚和燈光所吸引,也不購買房地產、汽車、遊艇和私人飛機,因為她來自前東德。她在巔峰時期離職。她離開了,她的親戚沒有說他們是這個國家的長者。18年沒換過舊衣服。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一位女記者問梅克爾:我們注意到你總是穿同一套西裝,你沒有另一套嗎?她回答說:我是公務員,不是模特兒。在另一場新聞發佈會上,他們問她:你們有打掃房間、做飯等的女傭嗎?她的回答是:不,我沒有女工,我也不需要她們。我丈夫和我每天都做我們自己的家務。然後另一個記者問:誰洗衣服,你還是你丈夫?她的回答:我安排是誰操作洗衣機,通常是在晚上,因為電力供應更可用,沒有壓力,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鄰居的不便,我們的公寓和鄰居的隔牆不太厚。她對記者說:我以為你會問我在政府工作中的成功和失敗。梅克爾和其他公民一樣,住在一間普通的公寓裡,她在當選德國總理之前就住在這所公寓中。她沒有搬到豪宅,也沒有別墅、僕人、游泳池和花園。這是梅克爾,德國總理,歐洲最大的經濟體領導人。梅克爾,正心正念,面對邪惡美國敢講真話的人。了不起的女性~對她是真心的佩服、與敬重!

美軍自阿富汗撤軍給世界帶來的警訊

■ 盛東 (圖/翻攝自joebiden/Facebook) 阿富汗近期一夕變天,短短4個月內塔利班捲土重來,再度掌控阿富汗,也等於宣告過去20年來,以美國領軍的多國軍事行動,在阿投入的一切金錢與血汗終究只是一場泡影。倉促撤軍的美國,與被棄之不顧的阿富汗人民,為全球帶來什麼樣的警訊?塔利班過去在人權議題惡名昭彰,就是以嚴峻的伊斯蘭教律法要求男性蓄鬍、女性需著全身罩袍,且女性不准上學或工作,除非有男性陪同,否則不得出門;此外,禁止民眾看電視、電影與聽音樂,西方的影片與書籍刊物全數被禁,被認為褻瀆伊斯蘭教義的文物全數被毀,2001年更不顧國際反對,破壞阿富汗中部巴米揚省(Bamiyan)的著名史蹟佛像,並公開處決反對者、迫害什葉派哈紮拉族(Hazaras)等少數民族。雖然塔利班主要發言人穆賈希德承諾,女性的權利將受到尊重,她們將獲允工作與讀書,活躍於社會,「但必須是在伊斯蘭教框架內」,而媒體也能繼續保持自由和獨立,「但不該對我們不利」。前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哈卡尼表示,沒理由認為新的塔利班政權不會成為另一個人道隱患;而自5月以來,阿富汗約有25萬人被迫逃亡,大多是婦女和兒童,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各國,將不可避免的面臨另一波難民潮。而當年美國就是以塔利班拒絕交出被華府視為策畫911在逃主嫌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為由,發動反恐戰爭入侵阿富汗,如今塔利班重掌政權,外界也開始擔心在新科技和社群媒體助攻下,阿富汗將再度成為孕育伊斯蘭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溫床,更可能吸引來自中國、南亞和東南亞各地的伊斯蘭戰士,甚至引發伊斯蘭國(ISIS)重新集結。美國前國防部長潘內達(Leon Panetta)表示:「依我看,塔利班若掌控阿富汗,無疑會提供蓋達組織(al-Qaida)、伊斯蘭國(ISIS)和整個恐怖主義避風港。坦白說,這會對美國構成國安威脅。」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安全研究教授紐曼(Peter Neumann)也說,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將會因塔利班戰勝美國而「士氣大振」,但他認為,塔利班很快就提供蓋達組織和伊斯蘭國安全庇護的「可能性很低」,因為塔利班這次是在沒有蓋達組織協助下再度掌權,而且他們也瞭解2001年就是因為蓋達組織的關係,才失去他們的政府和國家。但誰也無法保證,阿富汗不會再度淪為恐怖分子的溫床,不管這些恐怖分子想要傷害任何國家的勢力。最後,焦點仍要回到美國倉促的撤軍,阿富汗的迅速淪陷使美國信譽受到影響,加劇川普(Donald Trump)時代以來的猜測──美國對其盟友的支持並非無窮無盡。美國撤軍,不僅有經濟成本的考量,更無疑是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勢力不得不採取的作為,眼看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既得利益受到威脅,美國勢必要盡快從阿富汗抽身,以集中全力對付迅速擴張的中國。《時代》雜誌指出,拜登政府的亞洲政策並沒有平等對待所有亞洲盟友,而是按照它們與遏制中國的相關性來排序,而阿富汗和阿富汗人的生活在這個新的排序中並不重要,更再次證明在國際政治現實下,沒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事,國家之間不講道義,只講利益,於今日台灣處境,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