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科技

2023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本報特約記者 孫瑜報導〕近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佈2023年獲獎名單。因發現抗病小體並闡明其結構和在抗植物病蟲害中的功能做出的開創性工作,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免疫學講席教授柴繼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儉民獲得「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超導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趙忠賢,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仙輝因對高溫超導材料的突破性發現和對轉變溫度的系統性提升所作的開創性貢獻獲得「物質科學獎」。Facebook AI研究院研究科學家何愷明、曠視原首席科學家孫劍(已故)、蔚來自動駕駛研發首席專家任少卿、曠視研究院基礎科研負責人張祥雨因提出深度殘差學習,為人工智慧作出了基礎性貢獻,獲得「數學與電腦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地區作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該獎項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設置「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電腦科學獎」三個獎項,每年一屆,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大陸首個薄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專案全面投產

〔本報特約記者 杜燕飛報導〕近日,中國大陸首個薄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專案——潘河區塊薄煤層氣開發專案全面建成投產,大陸薄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取得新進展,為薄煤層氣的高效開發利用提供了理論基礎。據介紹,潘河區塊薄煤層氣開發專案位於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累計建井212口,單井最高日產達11000立方米,平均日產量超2500立方米。自2020年底試采至今,潘河區塊薄煤層氣累計產量達到1.8億立方米,日產量占比已攀升至該區塊總產量的1/2,實現了由儲量向產量的高效轉化。煤層氣是指與煤炭伴生、以吸附狀態儲存於煤層內的非常規天然氣,俗稱「瓦斯」。開發利用煤層氣,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煤礦瓦斯治理問題,保障採煤安全,而且可以提供清潔能源,助力環境保護。

世界首顆高軌SAR衛星順利「到崗」

〔本報綜合報導〕近日,陸地探測四號01星經過4次變軌後,順利進入工作軌道,合成孔徑雷達(SAR)天線成功展開,完成了衛星入軌初期飛控試驗主要工作,衛星工況正常,狀態良好,後續將繼續開展在軌測試等工作。據瞭解,SAR通過向地面發射電磁波、接收地面回波來探測地面情況,工作時不受光照、天氣條件限制,是極端天氣條件下觀測的「一把好手」。作為世界首顆進入工程實施階段的高軌SAR衛星,「減災衛士」陸地探測四號01星兼具看得廣、看得細、盯著看、看得快等多項技能,將進一步完善中國大陸天基災害監測體系,對全面提升大陸防災減災救災綜合水準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水下機器人大賽暨人工智慧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在大連舉辦

〔本報特約記者 操秀英報導〕近日,2023年水下機器人大賽暨人工智慧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在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金石灘黃金海岸舉行。來自大陸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領域企業的21支水下機器人隊伍會師決賽,重點比拼在真實近海環境下水下機器人的綜合性能、人機協同和智慧化作業能力。據介紹,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起舉辦了第一屆水下機器人大賽,成為國際上首個在真實近海環境下進行的智慧型機器人競賽。六年來,賽事始終堅持以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為導向,成為大陸該領域技術含量最高、比賽難度最大、參賽水準最強的高端引領性賽事,在引領推動海洋智慧系統領域科技自立自強,促進地區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西北首個光儲氫熱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建成

〔本報特約記者 張武軍報導〕8月10日,由中國能建中電工程、中能裝備投資建設的西北地方首個光儲氫熱綜合應用示範專案在張掖建成,其中甘州南灘30萬千瓦光伏專案年平均發電量近六億千瓦時,相對火力發電每年節省標煤1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5萬噸。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境內風光資源豐富,是中國大陸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方案佈局的重點區域。該專案是西北地方首次嘗試通過光儲氫熱一體化的技術路線和技術體系,推動氫能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實現綠電、綠氫消納,對於構建西北地方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體系、延伸區域內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鏈條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