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3 月

1億攝氏度「燃燒」100秒!大陸「人造太陽」將再衝新高

[本報特約記者 徐海諾報導]25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將於近期完成新一輪升級改造,向芯部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100秒長脈衝等離子體的科研新目標發起挑戰,力爭將世界可控核聚變能源研究推向新高度。「萬物生長靠太陽,EAST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王騰博士說,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污染,而「人造太陽」核聚變反應所需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成物也沒有危害,被認為是理想的「終極能源」。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EAST是大陸重大科學工程,目標為人類開發核聚變能源提供工程和物理實驗基礎,建成以來已開展實驗96000餘次,先後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等國際重大突破。從去年7月起,EAST啟動新一輪升級改造,在尖端材料、關鍵部件、主要子系統等方面實施一系列重大提升。「裝置升級的技術難度高,工作量大!」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主任吳傑峰說,「『人造太陽』非常複雜,要讓上億攝氏度高溫與零下269攝氏度低溫1米內共存,上萬個零部件,有一點點瑕疵,未來實驗可能就會失敗。」「從1億攝氏度20秒到1億攝氏度100秒,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跨越,也將把人類核聚變能源研究推向一個新高度!」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托卡馬克物理實驗研究室主任龔先祖介紹,目前升級改造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將於4月底結束改造,向「1億攝氏度100秒」的新目標發起衝擊。

十個重點外資項目簽約落戶青島 總投資額24.6億美元

[本報特約記者 宋曉華報導]18日,山東省舉行重點外商投資專案集中簽約儀式,通過「主會場+各市分會場+投資方簽約代表」視頻連線的形式進行集中簽約。青島分會場共有10個外資項目參與此次集中簽約,總投資額24.6億美元。據介紹,青島分會場簽約專案包括日本歐力士平臺總部項目、丹麥智慧互聯園藝製品項目、美國高端機床及智慧弧焊項目、香港國際技術中心轉移港專案、香港澤通科技專案、加拿大本依凡時尚產業園專案、荷蘭誇特納斯項目、新加坡益海嘉裡(青島)食品工業二期項目、義大利意才證券項目和香港首程國際智慧停車項目,主要涉及現代金融、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文化創意、食品加工、精品旅遊等行業。外資來源地包括日本、美國、丹麥、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義大利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歐力士平臺總部專案落戶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成為青島引進的第一個世界500強總部專案。該專案將搭建中日產業連結平臺,嫁接兩國資源,推進中日企業在青島及全國的發展,進一步暢通中日產業對接的交流通道。「我們與青島從第一次接觸到項目落地用時僅3個月,充分體驗到青島的魅力和高效率!」歐力士集團專務執行董事伏谷清表示,中日兩國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青島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未來發展會更好,希望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利用自貿區政策優勢,打造中日合作新標杆,並推動更多日本企業來青島投資。今年以來,青島大力實施「專案落地年」行動計畫,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加快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1至3月累計簽約5億元人民幣以上重點項目32個,計畫總投資922.3億元人民幣。

83天! 200億件!大陸快遞業務量增長再提速

[本報特約記者趙文君報導]國家郵政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今年大陸快遞業務量已突破200億件,日均業務量超過2.4億件,日均服務用戶接近5億人次,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今年以來,郵政快遞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200億件用時僅83天,比2020年提前了45天,又一次刷新了大陸快遞業發展紀錄。今年郵政快遞業更貼近民生七件實事提出,要提高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東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西部地區分別達到80%和60%。即使地處快遞業發達的「包郵區」,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由於多丘陵、鄉鎮間距離遠,過去快遞很難送到每個行政村中。 「以前這邊鄉鎮的快遞都要靠運送家具等大件的傳統物流車從主城區捎帶,每件還要收村民5塊錢左右。」中通淳安縣姜家鎮網點負責人餘啟讚說,村民想取快遞還要看運氣,如果物流車裝滿了或者短時間沒有下來的車,花錢都取不了。從2018年開始,淳安縣政府有關部門牽頭,組織各家快遞企業共同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在常住人口800人以上的行政村都設立快遞服務點,實現了從「快遞下鄉」到「快遞進村」的轉變。據了解,今年大陸農村地區將實現更高標準的投遞深度和頻次,郵政普遍服務的均等化水平會穩步提升。郵政快遞的服務功能將進一步豐富,實現從單一寄遞服務向綜合寄遞物流服務升級,創新服務品種,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服務品牌,更好地滿足多領域、多場景、多樣化的需求,引領和滿足新的寄遞物流需求。

兩岸「小廚」以美食為媒共促新交流

〔本報特約記者 陳文韜報導〕這一邊的蛤仔煎出自雲南的「大廚」葉老師之手,賣相出色、口感紮實;而另一頭由台灣美女主播伊庭烹製的蛤仔煎更是讓人品嘗後,仿佛置身於台灣夜市街頭……23日下午,中國台灣網「融融小廚」直播間迎來特別來賓,來自兩岸的「小廚」大顯身手,挑戰台灣著名小吃蚵仔煎,為兩岸網友帶來一場直播「盛宴」。當天,廣州台灣青年之家會長鄭明嘉一行來到中國台灣網參訪交流。交流期間,廣州台灣青年之家秘書長鄭伊庭作為特別來賓參與到「融融小廚」直播中,親手製作台灣特色美食,與大陸嘉賓共同切磋廚藝。「我平時也有在做直播,但在直播中展示廚藝還是第一次,感覺還蠻有趣的。兩岸同胞通過廚藝進行交流,不但能展現當地特色的美食,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鄭伊庭直言,直播也是目前兩岸年輕人特別追捧的一種展現自我的方式,通過直播,兩岸青年能夠增進瞭解、彼此交流。鄭明嘉表示,大陸直播行業發展迅速,兩岸在直播領域有很大合作空間。他呼籲廣大台灣青年擁抱大陸廣闊的市場,特別是在直播領域融合發展,「台灣青年努力跨海築夢,大陸直播平臺等你來!」

台企、台籍人才加速集聚安徽首個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本報特約記者 趙強報導〕記者24日從安徽省首個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合肥新站高新區獲悉,該區以產業為核心,依託平臺綜合優勢,不斷深化與台灣地區企業、園區、機構的合作,該區台企加速集聚,已成為園區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的重要力量。自2016年8月國務院台辦授牌合肥新站高新區成為安徽省首個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以來,該區圍繞重點產業開展對台招商及交流工作,一批龍頭企業落戶發展,涉及積體電路、關鍵材料、新型顯示、國際教育等多個領域,累計來該區發展的台籍管理人才超過500人。其中,在積體電路產業方面,台企、台籍人才已成為發展中堅力量。依託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圓廠(晶合12英寸晶圓基地專案)、大陸首個顯示晶片封裝COF卷帶基地(奕斯偉雙子項目)、大陸首家12英寸全工序金凸塊封測項目(新匯成金凸塊封裝測試項目)等核心項目,合肥新站高新區在安徽省率先實現高端積體電路製造「零突破」,形成了自設計、材料、核心製造到下游封裝測試以及智慧終端機的緊密產業鏈條,成為全國高端積體電路的重要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