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5 月

海南出臺三年行動方案 明確產業投資新政策

〔本報特約記者王文博 吳茂輝報導〕近日,海南省發佈關於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明確了2021年至2023年三年投資新政策,提出把製造業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方案明確,期間「3+1+1」產業每年投資增速12%左右,至2023年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不低於67%,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70%以上。根據方案,海南將圍繞「3+1+1」產業、「五網」基礎設施、民生公共服務、社會投資等重點領域,高度聚焦投資效益與品質,著力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下功夫,通過實施新政策,在完成年投資增速不低於10%的同時,到2023年,全省投資結構更加合理,投資品質明顯提高,投資效益逐步提升,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釋放,產業投資對GDP拉動作用更加凸顯。方案明確,注重產業投資結構和品質,擴大有效投資。注重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投資品質,主動調整投資結構,切實提高「3+1+1」產業在投資中的占比。高品質投資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平臺,建成2-3個千億級和5-7個百億級重大產業平臺,帶動形成若干創新要素集聚、配套體系完備的產業集群。方案提出,把製造業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好增量發展和存量調整,把全省製造業做實做優做強。在主要工業園區佈局新能源汽車、智慧汽車、航空器、機器人、海工裝備、遊艇等高端裝備製造及維修業態,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以應用和市場為導向,鼓勵和支援國內外大型裝備企業在海南實施技術成果轉化,開展省內企業綠色、智慧化技術改造,積極培育裝備製造產業發展生態;持續推進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應用新技術為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大陸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值超4000億人民幣

〔本報特約記者 趙延靈報導〕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北京發佈《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達4033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16.9%。專家表示,北斗三號全球系統開通服務以及「新基建」發展戰略實施進一步刺激和拉動了各行業對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應用的需求和投入,大陸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獲得了重大發展機遇。目前,大陸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萬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大陸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年底已突破8.5萬件,保持全球第一位。2020年是北斗三號系統全面建成之年。白皮書指出,北斗系統已經全面融入生產生活,服務於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領域,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廣泛進入大眾消費、共用經濟和民生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未來,將進一步宣導北斗優先和標配化應用。此外,北斗系統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面向億級以上使用者提供服務。基於北斗的土地確權、精准農業、數字施工、車輛船舶監管、智慧港口解決方案已經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地區得到成功應用。白皮書指出,2020年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行業高精度應用發展迅速,在電力、精准農業、精細化施工、高精度測繪、智慧網聯汽車等細分市場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高精度器件和產品的銷售規模呈現加速增長態勢。據瞭解,在抗疫過程中,基於北斗高精度技術的測繪方案為湖北、陝西等多地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大幅縮短了前期勘察測量的時間。無人機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植保、物流、消殺、偵查等在內的精准無人機飛行細分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大幅提升了高精度市場的總體規模。此外,截至2020年底,大陸北斗相容型晶片及模組銷量已超過1.5億片,季度出貨量突破1000萬片;大陸釐米級應用高精度晶片、模組和板卡的總出貨量高速增長,突破100萬片,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智慧網聯汽車、無人機、農機、工程機械、測繪儀器、機器人和物聯網終端等,高精度應用呈現出泛在化和規模化趨勢。2020年,「+北斗」發展更加活躍,「行業+北斗」新生業態對市場規模和應用場景擴展產生巨大影響。其中,北斗系統使綜合交通管理效率和運輸安全水準全面提升。據瞭解,截至2020年底,大陸超70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超過3萬輛郵政快遞幹線車輛、1400艘公務船舶已應用北斗系統,重特大事故發生起數下降93%,死亡率下降86%。「當前,交通、電力、鐵路、石化、通信等行業領域已經主動跨界進入北斗產業,相繼成立了專門的北斗機構或企業,積極探索開拓以北斗技術為賦能手段的應用場景,推進本行業北斗應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表示,這些措施進一步推動了北斗應用向深度和廣度發展,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特點。

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吳孟超院士,相繼隕落

〔本報綜合報導〕2021年5月22日(農曆四月十一)十三時零五分,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在上海去世,兩分鐘後中國雜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長沙去世。一日痛別,雙星隕落,留下無盡的思念。袁隆平:「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吳孟超院士:「醫藥是有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1999年,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專案組發現的,編號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2010年,國際小行星中心發佈公報,將第17606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我們一直追隨的星星在人間隕落,又或許只是達成使命重回了銀河,而後在每一個晴朗的夜空中,俯瞰著深愛過的土地和人們,繼續散發著他們不竭的光。他們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守護著這片熱土,照亮我們砥礪前行的漫漫征途。

變調的「保釣50」——台灣釣運的綠化與異化(一)

■轉載自《遠望》2021年3-4月號 | 總390-391期社論 爆發於半世紀前(1971年)的保釣運動,源起於美國違反《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片面決定把不屬於琉球的釣魚台(大陸稱為釣魚島)連同琉球交給日本,以利美日聯手制中。從此之後,中日之間圍繞釣魚台的主權之爭始終未息。隨著最近十餘年來美國抵制中國復興的力道加強,日本不但日益鮮明地否認1972及1978年曾與北京達成擱置主權爭議的共識,更在釣魚台議題上步步進逼。首先,日本在2012年由政府出資將釣魚台「國有化」,掀起新一輪主權之爭。台灣馬英九當局則趁機在2013年4月10日與日方簽訂《台日漁業協議》,號稱爭到漁權,實則放棄了爭取釣島主權。去(2020)年以來,中美關係日益緊張,東海隨之風高浪急。該年6月22日,日本冲繩縣石垣市議會決議將釣魚台所在的行政區域改名「石垣市登野城尖閣」;8月29日美日防長在關島會談,再次確認釣魚台是《美日安保條約》的協防範圍;9月27日台灣漁船「新凌波236號」在釣魚台附近海域被日本公務船驅趕、撞擊;11月4日中國大陸發布《海警法草案》,規定當外國船隻在中國海域違法活動時,海警艦可動用武力,今(2021)年2月1日該法生效;同月23日,美國防部發言人表示支持日本擁有釣魚台主權,但翌日美國防部又修正回到「關於主權不持特定立場」的舊有說法;3月16日美日外交及國防部長「2+2會談」在東京舉行,會上確認:如果台海發生突發事態,日美將密切合作,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會上還表示有必要探討「自衛隊能為支援台灣的美軍提供何種協助」;4月5日,大陸外長王毅直接與日本外相通話,要求日方對中國內部事務保持起碼尊重,別「把手伸得太長」;4月16日美日兩國新任領袖舉行首次首腦會談,會後聯合聲明直言:「兩國在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的同時,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並再次確認釣魚台是《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對象;4月22日,岸信夫宣稱:中國海警船在東海、南海的活動是在「一步步侵略,……(日本)不能接受」,中方外交部發言人立即在隔天記者會上回應:「日本近代在亞洲四處侵略擴張,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受害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日方個別政客無視自身斑斑劣跡,大肆汙衊中國搞所謂侵略,他們究竟意欲何為?」中、日、美三方你來我往,劍拔弩張。就在東海、台海戰雲密布的當下,台灣的「釣魚台教育協會」(簡稱「釣教協」)在4月10日舉辦了「保衛釣魚台運動50週年研討會」(簡稱「保釣50」)。回顧1971年保釣運動激起熱血青年的愛國情操,以及對於國家民族前途的積極探討,確實可謂澎湃洶湧、意義非凡。但今年此會的內容,卻清楚顯示過去半世紀來保釣陣營的分化與變質,釣運已經變調、走味,令我們不能無憂。 保釣運動的起源與分化1971年4月10日台灣留學生在華府發起保釣示威遊行,當時的口號是「Tiao-Yu Tai, Chinese Land!」(釣魚台是中國領土);遊行隊伍前往日本大使館高喊的口號是「Tiao-Yu Tai Belongs to Taiwan, Therefore Belongs to China !」(釣魚台屬於台灣,所以屬於中國)。幾天之後,台大學生在校內張貼的海報寫著:「如果你是中國人,你便應振臂而起」;與樓同高的巨幅布條在台大校園飄揚,上面寫著:「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不可以低頭」。從這些標語與口號,可以看出當年台灣人不論在美國還是島內,都自認中國人,他們也意識到保釣不是台灣與日本之間的小問題,而是全中國(含台灣)對抗美、日欺壓的大問題。難怪保釣運動伊始,在美的留學生互相約定放下支持國、共的不同立場,齊心保釣。 圖片來源:《台大校友雙月刊》 左圖為1971年「國是研究社」在紐約出版的《釣魚台事件專輯》封面,從其中國地圖包含外蒙,可見此為台灣留學生的保釣刊物。右圖為1971年台大大學論壇社懸掛於農經系館上的保釣標語,用語出自1919年北京的五四運動。但是,隨著國共矛盾的介入、保釣目標的挫折,以及台灣島內求獨反中漸成主流,釣魚台對台灣的意義已大異其趣,並且如同台島內部的政治立場一樣,分為統一、獨台、台獨三派。借用「保釣50」與會者錢永祥、陳美霞的詞彙,對釣魚台的身分「想像」,早已染上紅、藍、綠三種顏色。現在如果還把島內保釣團體一律視為統派,或把保釣運動一律視為愛(中)國運動,那就是誤會一場。美、日有關琉球和釣魚台的私相授受,雖然宣布於1969年、實現於1972年,但早在1950年韓戰爆發之後,美國決定「聯日(且利用台灣)制中」的長期大戰略起,此項勾結就是遲早會發生的事,並且在1951年談判《舊金山對日和約》時,美國發明「日本對琉球擁有剩餘主權」一說時,已經埋下伏筆。把釣魚台連同琉球一起交給日本,則是美國離間中日而留下的「梁子」。有些保釣人士誤把1968年東海發現石油當作釣魚台爭奪戰的起因,或把美國在越戰中深陷泥淖當作它急於勾結日本的考量,都低估美日聯手制中大戰略的格局高度,也晚估了美國決心把琉球和釣魚台交給日本的時間。了解美、日聯台制中的大脈絡之後,台灣島內紅、藍、綠三種對於釣魚台的立場就呼之欲出。主張統一、體認兩岸休戚與共的台灣人,和絕大多數大陸同胞一樣,痛心於兩岸鷸蚌相爭、外敵漁翁得利。從歷史、法理、道德上來說,釣魚台是台灣屬島,它和台灣又同屬於中國。釣島回歸台灣、台灣回歸祖國,才能終局解決日本藉甲午戰爭對中國人造成的創傷與恥辱。這是中國復興必經的過程,也必須兩岸聯手才有勝算。台灣缺少大陸支撐,絕難獨力保釣;大陸缺少台灣同心協力,必得付出更高代價才能解決這個懸案。求獨反中的綠營,以勾結、諂媚美日為要務,他們根本不在意釣島主權,因為那是聯合美日抗中必須且值得付出的代價。2002年9月李登輝就對日媒明目張膽地說:釣魚台是日本領土。從川普競選連任開始,台獨政府更不惜與美國唱和,挑釁大陸,置兩岸關係於險境。這樣的台獨派當然不可能和大陸聯手保釣。但是綠營又有鞏固漁民選票的政治需要,於是如何利用北京和島內保釣團體對日施壓,藉以鞏固2013年馬英九放棄爭主權換得日本施捨的漁權,以求既對漁民有所交代、自己又不必得罪日本,就成為綠營唯一的盤算。至於藍營,只能順勢繼續標榜馬英九喪權辱國換來的《台日漁業協議》,希望以對綠營的剩餘利用價值,使國民黨在島內還能分到殘羹剩飯,苟延殘喘。嚴格來說,紅、綠陣營對於釣島的身分與主張,基於他們對兩岸關係的不同目標,雖然針鋒相對,但都非常具體、務實。但是拒絕統一又拒絕兩岸聯手保釣、不願放棄釣島魚權(或口頭的「主權」)又不願明白主張「台獨」的保釣人士(我們姑且將他們歸於廣義「藍營」),卻「想像」出一種有別於紅、綠的保釣運動價值與方式。這種「想像」的背景與心態極為複雜,也是本文下面討論的主題。(文章未完,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