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7 月

在集兩岸青年攜手在地村民,共赴「鄉村振興」之約

〔本報特約記者 李立宇 陳文婕報導〕動聽的歌聲、亮麗的彩繪、靈巧的手工……6月30日,兩岸青年攜手在地村民,在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城內裡,共赴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振興」之約。集美這場兩岸青年鄉村振興共創活動,以「兩岸攜手 共創未來」為主題,由集美區台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集美區兩岸融合發展中心、集美區鄉村振興辦、集美團區委、集美區後溪鎮、集美區後溪村民委員會協辦,聚融壹家台灣青年雙創基地承辦,共吸引了包括本地村民、小學生、大學團幹和兩岸青年在內的60多人前來參與。聚融壹家台灣青年雙創基地負責人左星星激動地說:「本次活動,兩岸青年將閩南文化和黨建活動,以創新融合的方式與本地村民共襄盛舉。當『四代人』共創的巨龍作品完成時,一曲台灣青年自創的《城內之歌》響起,將大家瞬間帶回兒時的閩南古厝……這樣的鄉村振興活動,有溫度,有熱情,更貼近民心,應該多多舉辦。」不住為活動點贊的,還有台青代表強森:「把年輕人的活力與力量帶進鄉村,用年輕人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這是我們『青青之約』的宗旨。本次活動攜手兩岸青年與村民共創黨建牆,這是青年力量與淳樸村民的共融共創,其樂融融,熱鬧非凡,讓我們在閩南鄉村裡再次體會這種台南老家的感覺。在孩子、村民、青年們的歡聲笑語中,共同把成果完成,我們心裡的那份感動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本報特約記者 侯雪靜報導〕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標誌著中國大陸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完成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跨越。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雲南省巧家縣和四川省甯南縣交界的金沙江幹流上,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安裝有16台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均由大陸自主研製。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將於2022年7月全部投產發電,與三峽、葛洲壩,以及金沙江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一起,構成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中國大陸獲得消除瘧疾認證 世衛:了不起的壯舉

〔本報特約記者 張朋輝報導〕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新聞公報稱,中國正式獲得世衛組織消除瘧疾認證。公報說,中國瘧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代的3000萬減少至零,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新聞公報中向中國消除瘧疾表示祝賀。譚德塞說:「中國的成功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中國數十年的持續精准防控。」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葛西健表示:「中國為實現這一重要里程碑所作的不懈努力表明,強有力的政治承諾、加強國家衛生系統,可以戰勝瘧疾這一大公共衛生挑戰。中國的成就使西太平洋地區朝消除瘧疾的目標更近了一步。」根據世衛組織的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連續3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並建立有效的瘧疾快速檢測、監控系統,制定瘧疾防控方案,才能獲得消除瘧疾認證。中國自2017年以來已連續4年無本地原發感染瘧疾病例報告,並於去年正式向世衛組織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世衛組織還在新聞公報中詳細介紹了中國消除瘧疾的做法和經驗。中國科學家從中草藥中發現並提取了青蒿素,青蒿素聯合療法是當前最有效的抗瘧藥物。屠呦呦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國也是最早廣泛使用藥浸蚊帳預防瘧疾的國家之一。此外,中國建立了全國瘧疾等傳染病網路報告系統和瘧疾實驗室檢測網路,完善了瘧疾媒介監測和瘧原蟲抗藥性監測體系,制定了「線索追蹤、清點拔源」的工作策略,探索總結出瘧疾報告、調查和處置的「1-3-7」工作模及邊境地區的「3+1防線」。「1-3-7」工作模式,即1天內進行病例報告,3天內完成病例覆核和流調,7天內開展疫點調查和處置,這一模式已經成為全球消除瘧疾工作模式,正式寫入世衛組織的技術檔向全球推廣應用。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瘧疾規劃主任佩德羅·阿隆索高度評價中國消除瘧疾的成就和經驗。他說:「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不懈探索,取得實效,並對全球抗擊瘧疾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探索與創新加快了消除瘧疾的步伐。」據世衛組織的資料,2019年,全球瘧疾病例約為2.29億例,死亡病例40.9萬例。其中,世衛組織非洲區域瘧疾病例和死亡病例約占全球的90%以上。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二)

■ 轉載自政大《大學報》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 跳過傳統管道 青農自產自銷提高淨利青農除了要克服資金問題和找土地,還得面臨銷售難題。百大青農陳育旗解釋,農民主要的銷售通路為拍賣市場和行口(註三),兩者皆為台灣傳統、具規模且穩定運行的銷售通路。農民提供作物後,拍賣市場會依數量或行情定價,所以農民獲得的收益不固定。(註三:果菜市場營業區塊又分為拍賣區、行口區。拍賣區由果菜市場的運銷公司主導;行口則由各個批發店家組成,裡頭攤位名稱就叫行口。)高雄型農洪明偉舉例,高麗菜就是典型價格起伏大的作物,因為種植門檻低,且兩個月就能收成,拍賣市場的收購量也龐大,因此吸引大量農民種植。若收成期碰上好價格,高麗菜量大的農民,可獲益上百萬,「可是賠的話,也是好幾百萬,農業很像在賭博。」「台灣七成以上的農產品,都是送去果菜市場給行口,給攤販喊價。」身為農二代的洪明偉提到,父母也都採用傳統產銷模式。隨著行銷意識興起,多數產量不高的青農,會選擇創立品牌,避開拍賣市場的競爭。目前種植2.3甲鳳梨田的洪明偉,在鳳梨農中算是小農,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他創立自己的品牌,以網路宅配為銷售通路,產銷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我不用給那些盤商操控價格,這樣辛苦比較值得啦!網路產銷的產量還可以小一點。」自營品牌除了能宅配、小規模販售外,外銷也是主要選擇。種植6甲鳳梨田的廖學智表示,一半的作物會採外銷,因為大面積種植的成本,比起小農來得高、產值穩定,適合大規模通路,以保障固定收入。「不過大面積不一定就賺得多,我朋友全部擺攤自己賣就贏我啦。」他說道,外銷還得扣除抽成,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反而最有利潤。廖學智以自身經驗舉例,朋友1甲地的作物,高於自己4甲地的產值。因為朋友全靠自己跑市集銷售,免去通路成本,淨利就相差近兩倍,廖學智說:「自己擺攤價格還不會受限,我賣15塊,他能賣30塊。」屏東青農陳朝源也採擺攤行銷,他認為,自己擺攤販賣雖利潤較高,但耗費的時間和體力也加倍,所以青農得自行評估隱藏成本的多寡。身為農二代的蔡協良,則是堅守傳統產銷模式。他認為,理想的銷售通路,應該是批發與宅配並行,「但是宅配一開始沒辦法做,要先批發賺錢了,再玩宅配。」如果將作物寄去利潤較低的行口,品質高也可以得到好價錢,下一步再將農產品單價拉高,直銷宅配到消費者手上,更能提高獲利率。有機產品銷售通路少 品牌經營、作物品質穩定成關鍵現在青農以小農居多,其中有高比例選擇有機耕作,卻仍在摸索生存之道。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106年,全台耕地面積約79萬公頃,有機農田卻佔不到1%面積,在農業中只屬極少數,相對地,銷售通路也面臨不夠完善的困境。「有機的成本高、產量少,放出去的產物,不見得能碰到同等消費等級的市場。」高雄型農劉育昌感慨有機農的現狀,有機農作需要耗費更多人力,種植成本是一般傳統農法的兩倍。從農超過十年的陳葵娟表示,至今都不覺得能穩定銷售,作物價格仍會受拍賣市場漲跌影響,只能加強管控作物品質,拉攏固定客戶,以網路行銷、宅配的方式,維持收入。政府近幾年積極開拓有機市場,學校團膳經辦阿華提到,現在學校的營養午餐、有機超市等,都能保障有機農的產銷通路。且合作的農民都需簽合約,等同保障農民有固定且穩定的收入,「至少確定我種的東西會賣給誰,不用擔心菜的價格是預期外的surprise(驚喜)。」另外,透過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也是青農產銷的另一趨勢。「怎麼種和怎麼賣都一樣重要。」身兼加工業和通路商的百大青農彭昱融表示,從生產到加工都屬於農作專業,某作物原本一斤50元,但加工成果乾類產品後,一小包就可以賣超過80元。加工後的農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喜好,還可串聯產業,使經濟效益提升。不論選擇什麼產銷通路,青農都須做好品牌經營,以及提升作物品質。目前銷售通路穩定的廖學智提到,他初期投入農業時,也面臨找不到銷售商的問題,「沒有廠商敢要我的東西啊!」經過不斷精進種植技術,有好的作物,並且打出品牌名聲,外銷商才會持續合作,同時也帶來固定的客源。本科生從農比例低 田間缺少專業人才想打拼出一塊農地,要面對的不只是農作。蔡協良認為,即使他受過七年的農業教育,卻遠不能稱做從農業「畢業」,「從環境、氣候,再來農藥化學式、有機資材、微生物,再來加工、學行銷,工業行銷、農業行銷。我們現在的農業生物科技,你學得完嗎?」「自己在時間觀念和技術又還不純熟,應變能力不足,策略、做法也不足。」曾務農失敗的阿華以自身經驗解釋,在農田中實踐農業理論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如何掌握好所學知識,並在適當的時機點運用,對這些本科出身的青農是關鍵。洪明偉談到,農業科系畢業後實際從農的比例很低,「印象中不到5%。」青年返鄉計畫鼓勵所有背景的青年返鄉從農,卻沒有針對農業本科系學生提供專業工作計畫,以及專為他們制定的誘因,讓許多農業科系的學生寧可去考取公務員,或到生物科技業上班,「政府花了好幾億吧,鼓勵其他行業的人回來務農,農業本科的(學生)卻一直走。」也因此,大部分青農都是從其他行業轉來,對農業專業非常陌生,再加上沒有上一代給予的土地、經驗,要在農業生存相當困難。對此,青農陳朝源也表示,青農的存活率只有三成多,而現存的青農也有約六成技術「不到位」。實際上,自95年政府推出「漂鳥計畫」和「園丁計畫」,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後,許多地方都有開設多種農業課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各地農業改良所也會指導作物種植方式。洪明偉說明,地方政府開設的課程很多樣,包括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等,不是只有種植的教學,而各地農業改良場則開設針對特定作物的短期課程。但這些課程的內容也常為人詬病沒有與時更新,百大青農陳育旗批評,課程專業度不足,諸多基礎課程與20、30年前教的相同,沒有隨環境現狀改變,參與課程的人多半是抱持交朋友的心態參加。不過,這也反映「上課」是農民互相交流、尋找人脈的地方,除了能與他人交換耕種經驗外,種鳳梨的廖學智以自身為例,他就是在上課時,認識現在配合的內銷通路商,來擴展自己農產品的銷售管道。然而,除了這些提供給務農者的課程外,台灣卻沒有從零開始的農業人才培育。以同樣面臨農業人口老化問題的韓國為例,韓國為鼓勵青年從農、培育後繼者,從70年代開始推行相關輔導措施,對農學院畢業生、返鄉青農發放低利貸款,以及提供半年的農業課程,也建立三年制的農漁學院。韓國透過正規的農業教育課程,讓受補助的13萬農學院學生,其中九成投入農業工作。此外,日本栃木縣也成立農業大學,以為期三年、每天六小時的課程,培訓專業的草莓農。相較之下, 102年屏東縣政府也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共同開辦屏東農業大學,設立120小時的初階班、72小時的菁英班,教導欲從農者農業概況、品質管理、品牌行銷等。然而,屏東農業大學並非正式大學,不包含在正規的教育制度之內,因此,難成為吸引學生進入農業的契機。農業教育需納入經營意識 非執著種植技術導向回過頭來,除了培育未來的農業人才外,提升現存青農的技術水準也是重中之重。學校團膳經辦阿華說道,政府應該從需求端區分農民,給予不同教導。現在學校提供的農業教育,皆是種植技術導向,像園藝作物、農藝作物、病蟲害管理等課程,缺乏系統分類。阿華提到,若能重新整合教學模式,從消費者、需求端為導向,可使經營意識更清楚。他舉例,如果學校開設外銷班、團膳班,專門培育某通路的人才,學生畢業後即可掌握通路的門檻,「這批人才就能直接提供給供應商,農民和廠商不是就皆大歡喜嗎?」除了開設給農民的課程外,政府透過設置交流平台,也能促進農民之間互助互惠。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梁銘憲分享,高雄型農大聯盟注重農業整合,會將通路、加工、生產線的農民匯聚在一起,讓上下游產業有機會交流,更希望促進彼此合作的機會。不可否認的是,務農就像在賭博,各自憑運氣,但還是有可以評估自己要不要入行的方式。從工廠作業員轉行務農的型農林料得則呼籲,要評估好自己適不適合當全職農民,「如果你的薪水超過50萬,不要來務農。」他認為,如果薪水低,倒是可以借貸50萬、租一分地嘗試看看。此外,對於那些懷有遠大青農夢的青年,百大青農蔡協良指出,沒有任何農業背景的人,可以先去當農業師傅(註四),至少每個月會有穩定的收入。他說明,擔任農業師傅除了能夠進農業改良場與農會訓練外,也會接觸到很多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替人耕種時更能認識到不少人脈,為將來自己種田時打下一定基礎。(註四:依據農委會「改善農業缺工措施計畫」,各地農會可以依照需求聘用農業師傅,依各轄區不同作物之農忙時期,靈活調度農務人力協助支援。)蔡協良鄭重地建議想返鄉的青年,蒐集完相關資料後,沉下心來分析利弊,並且釐清完整的流程,算好成本再下決定。「所以,要來當青農嗎?歡迎啊!要死一起死啊!」他調皮地笑說。(全文完)

【如事我聞】賈永婕VS吳宗憲 哪一個是一場美麗的秀?

■ 映丞 台灣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地方,愛心滿滿,每當有天災人禍發生,不管是人力、物資的協助,甚至捐款都不落人後,不管海內外,都有台灣善心的痕跡。本次台灣新冠肺炎在五月中嚴重蔓延,染疫者人數不斷攀升,這也造成台灣一線醫護人員沉重的工作負擔,還有醫療資材的短缺,都是嚴重的問題。台灣演藝界發起了捐贈醫療物資,許多藝人都慷慨解囊,為這個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就如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在社會急難需求時,回饋社會。在本次藝人捐贈事件中,賈永婕與吳宗憲的捐贈事件最為話題,賈永婕近期為了支援全台醫療機構,除了自掏腰包,還動員夫家及娘家親友,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近9300萬元,購買344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捐贈給各醫院,號召力與行動力可說全台無人能出其右。被封為「全民抗疫女神」,連蔡英文都親自致電感謝,獲得外界一致讚賞。另一位吳宗憲因為日前捐11萬劑新冠肺炎快篩試劑,但過程中因申請快篩劑須註冊PGTalk的APP,引來個資問題,反遭里長質疑他是「假好心真行銷」,部分里長怒批「空手套白狼」及假公益。今(30)日吳宗憲在議員洪健益陪同下,前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捐贈快篩試劑,對於捐試劑被質疑在作秀,憲哥忍不住髒話狂飆,怒斥「我是憲哥我需要做什麼秀啊?我還不夠紅嗎?」不管兩位藝人的用心如何,自有公評,不管是做善事或作秀,相信這都是一場美麗的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