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9 月

中秋裡的天堂

(短篇小說)■李彤 月明星稀,籠罩歲月的濃煙,紅塵裡踏遍千山萬水,只為求一個好的結局。然命運的枷鎖扣住了我的雙手,呃住了我的喉嚨,鎖住了我的靈魂。披星戴月的奔跑,看途中風景美如畫,幻如詩,不禁停下來,掬一口甘甜的泉水喝下,聞一朵馨香的月季,夢一樣的顏色,夢一樣的迷幻,好想一直沉睡在花香鳥語中,奈何天涯海角,雲天之端,那神聖的陽光在等待著我。 月色灑下清冷的光輝,庭院的角落,一下子亮堂起來。那些不知名的長得很高的樹隨著風兒婆娑而舞,輕繞而動,樹頂迎接著月光,貪婪的迷醉在清輝的淋浴中。月光,如夢一樣詩行,那些飄逸著芳香的花朵,期待著詩人將誘人的香氣寫進夢裡,淡淡的纏繞著光潔如玉的月色,將帶著濃濃憂愁的香氣,隨風遊走、飄逝。 月色,清涼如秋的風,淡淡撫摸著肌膚,每個毛孔,都像灌入了金色的蜜,如癡如醉。在庭院的石桌上,擺上一盤水果,有清爽的柚子,甘甜的葡萄,冰爽的雪梨,香脆的蘋果。隆重的放上一盒月餅,切成整齊的八塊,有雙黃蓮容,伍仁,水果餡的。中秋之夜,所有的食品都上齊了,月是圓的,可心卻是缺的,冰冰涼涼。 回想起小時候的中秋夜,大多都是愉快的。未到中秋,節日的氣氛就十分濃烈。商場上,擠滿了買月餅水果的人,東挑西撿,好不熱鬧。而小孩們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做功精細,各種形狀,五彩繽紛的燈籠。記得每年中秋,我總提著飛機燈籠穿梭在校園的林蔭道上,吃著月餅,賞著月色,與朋友談著家長里短。大草坪上,大學生們坐在報紙上,圍成一個圈,中間放著紅色的水桶,中間點燃蠟燭,唱著愉快動人的歌曲,玩著丟手絹的遊戲。可是,那場中秋月,卻是我一生也揮不去的陰霾。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天空下起了雨,冷雨菲菲,看不見月亮,數不到星星,我倒在車禍的血泊中,那一刻,很痛,很痛,刹那間感覺失去了一切,看見的只有灰濛濛的天空,感覺到的只有那點滴打在臉上的冷雨,之後失去了知覺。醒來之後,恍如隔世,像做了一場惡夢。之後就是一日日的練習著走路,劇烈的疼痛感,艱難的行走,大汗淋漓,衣服被汗浸濕,換了一套又一套。十年了,我的腳依然只能緩慢的行走,帶傷殘的右腳,我什麼地方都不能去,每年的中秋之夜,我只能,默默坐在庭院裡,看著月色照亮的方向,迷惘又迷惘……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依託我靈魂的地方。每年月圓之時,看著月色那樣的美,那樣的悽楚動人,不禁想起命運的無情與捉弄。在淡淡的憂愁中,一股情緒在心中積鬱著,流淌在血脈中。12點過後,我難以入睡,捧著張海迪《輪椅上的夢》細細品閱。高位截癱,下身不能動的痛楚;身上長著膿瘡,潰爛的淒慘;不打麻醉的手術蝕骨的疼痛。長期病魔纏身,卻沒有擊退她的意志。在鄉下昏暗的油燈下,她學著給人治病,難學的針灸,她全神貫注,點滴領悟;長期心靈的荒蕪,激發她對書本閱讀的渴望。《輪椅上的夢》,是她人生磨難的記載,是她對病痛折磨不曲不撓的對抗,更是她對生命歷程的領悟與情感的依託。我深深為之動容,我的不幸,我的悲傷,我的領悟,不是也能如她一樣寄託在文字的殿堂上嗎?慢慢的,我愛上了閱讀,愛上了文字,將心之所想,情之所至,眼之所及,用最真誠的文字譜寫喜怒哀樂!我的腳雖殘疾,可是只要心靈上積極向上,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我堅信,身殘,志不殘!自從愛上了文字,便覺得月色特別美,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天涯的光芒,它很普通,又很神聖,在那裡,我回憶著人生的點點滴滴;感悟著生命朝陽的起起落落;想通了命運的造化弄人;明白了與其流連於過去的美好,不如做風景的過客,再尋一片心靈荒蕪的田野,親自種上美味的瓜果和沁人心脾的芳香。在那裡,我找了自己的夢想,屬於自己的天堂,收穫一月又月的中秋月光!我用真情,抒寫我的人生,在指尖的跳躍裡,彈奏出一首首靈魂之音。那裡,就是文字的天堂,我的天堂……

先行動起來,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

(人生感悟)■ 潘文瑞 1人們常說,猶豫一萬次,不如實踐一次。一個人越猶豫不決,就越容易患得患失。看過一個故事,小李剛入行做記者時,領導讓他去約訪一位大名鼎鼎的專家,小李大吃一驚,連忙拒絕。他覺得自己是個無名小卒、經驗不足,別人未必會接見,或許換個人去會比自己表現更好……領導瞥了他一眼,撥通了專家的電話:「您好,我是記者小李,想約個採訪,不知道今天能否接見我幾分鐘?」電話那頭傳出聲音:「一點十五分,請準時。」小李聽後,愣在原地,他沒想到自己反復掙扎、糾結很久的事情,對方想也沒想就答應了。後來李回憶說:那一刻是我二十幾年來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我能不能做到?我要不要試試?選擇還是放棄?」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會過度臆想出許多困難。殊不知,擰巴和糾結會成為行動的最大障礙,不斷消耗心神,使自己陷入自我懷疑中。天下之事,總是困於想,而破於行。與其畏畏縮縮、猶豫不決,不妨讓自己先行動起來。前行路上,答案自然會隨著時間慢慢呈現。 2有位朋友的婆婆姓蔣,今年75歲,一生務農,大字不識幾個。有趣的是,每次朋友看書時,老太太也拿起畫報跟著認字。學了沒幾天,她揚言要寫本書,記錄自己一生的故事。在我們看來,寫書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可老太太卻不這樣認為,她認真學拼音、識字,但凡有自己搞不懂的地方,便向旁人請教。後來,她雖然未能出書,卻識了許多字,還做了一本彩印紀念冊。有人說:一件事,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還可能有大收穫,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馬上去做!先行動起來,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把事情做成,固然很好;不成,我們也會在過程中積攢許多讓自己獲得成長的經驗。 3聽過這樣一句話: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譜,你坐在家裡想是沒用的。主意出來大體覺得靠譜,就先行動起來。在行動中獲得資訊,不斷優化調整,既不耽誤事情的進程,更不會阻礙自己成長。有個團隊要做一款軟體,一位員工認為應該把軟體做得性能強大再發佈,另一位員工認為一次性寫出完美的代碼幾乎不可能,應該儘快把軟體發佈,接受使用者的回饋,然後進行改良。最後,公司採納了後者的建議,在研發中改善產品缺陷,邊做邊更新反覆運算。因為投入市場及時,隨著用戶增加,他們的設計思路越來越寬,進而取得了成功。職場如此,生活亦是。從有意向到著手做,確定目標後,先行動起來,才是抵達目的地的「捷徑」。想減肥、想寫作、想學外語、想考研……那就行動起來,遇見困難逐項解決,我們便會與想要的結果不期而遇。聰明的人,永遠不會把美好的時光留給焦慮。他們知道,所有想要的東西都不會憑空而降。唯有讓自己先行動起來,步履不停,走在路上,美好才會逐漸靠攏。

300餘件閩港澳台及海外藝術家陶瓷作品在福州展出

〔本報特約記者 葉秋雲報導〕9月8日上午,「海峽巾幗綻芳華」閩港澳台海外女藝術家陶瓷作品展開幕式在福建省工藝美術大樓舉行。此次展覽共展出閩、港、澳、台及海外100多位藝術大師、高校教授、技術能手、非遺傳承人等名師新秀的300多件(套)作品。來自台灣寶象陶瓷藝術坊、丹橘人文藝術空間的優秀作品獲邀參展。 圖為作品《花開富貴》。 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福州先施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容表示,兩岸藝術家在陶瓷製作方面的技藝和手法有些許的不同,透過展覽的方式推動兩岸民間藝術家的交流,可以促使雙方互相觀摩、學習,更有利於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陶瓷藝術文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麗娟認為,此次作品展聚焦女性藝術家的陶瓷藝術成果,讓女性藝術家從幕後走向大眾視野,向大眾展示女性在陶瓷藝術領域獨特的精湛手工技藝,意義重大。陶瓷作品展現場,「80後」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孫莉的建盞等作品展列其中。從小就跟著長輩「玩泥巴」的她一直堅持傳統的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如今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專案單位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在孫莉看來,堅持傳統技法的同時,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去創新。今後,她將沿著老一輩的路子,繼續做好「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工作。中國陶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婦聯副主席人選卓曉鑾表示,希望海峽兩岸婦女姐妹以此為媒,共同傳承、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在家庭、經濟、文化、藝術、科技等領域增進合作交流,攜手並肩,以女性的細膩和堅韌、親和與堅定,為兩岸深度融合發展增添動力。本次活動由福建省婦聯與福建省旅遊發展集團共同主辦,福建福旅文傳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工藝美術工業有限公司、福建省工藝美術實驗廠有限公司承辦,9月8日至15日在福建省工藝美術大樓舉辦。

「舌尖上的亞運村」網上推選活動揭曉 台灣大廚創辦明火烤制店獲亞軍

〔本報特約記者 龔常報導〕「尋味北京-舌尖上的亞運村」網上投票活動於9月6日晚揭曉,由台灣明火烤制創始人鄭水春創辦的「和壇鷹堡」從北京亞運村地區商圈的60家最具特色的參選餐飲店中脫穎而出,以17482票成為本次網友評選「舌尖上的亞運村」活動亞軍。 20多年前,鄭水春在台北市松江路上創辦了鷹堡私廚,該店一經創立備受美食者喜愛。在兩岸交流熱絡階段,幾乎每天都有大陸的美食家慕名前來,有時候需要預約才能品嘗到鄭師傅親手製作的菜品。在新冠疫情發生前,鄭水春專門來到北京、江蘇等地調研美食消費市場,希望把綠色、健康、獨特的明火烤制美食推廣到大陸,給喜愛美食的消費者帶來和普通燒烤不一樣的味蕾享受。和壇鷹堡今年7月1日開業後,來自各地的食客絡繹不絕。鄭水春介紹說,和壇鷹堡明火烤制而成的菜品是不能醃制的,消費者嘴中感受到不同凡「香」的美味全靠烤制的火候產生。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食材在烤制過程中,既要掌握好食材與火的距離,又要把握食材翻動的次數,使之受熱均勻,保證烤制出的食物要內外成熟一致。除了食品具有色澤明亮、外酥內嫩的特點,還要保持食材自身的原味與焦香的協調。他說,比如,台灣明蝦本身口感就非常鮮美,肉質具有很強的彈性,烤制後除保持生鮮的自身特性,會大大增加明蝦的香氣,蝦汁溢出,雙層鮮味讓人吃了難忘。鄭水春形象地說,明火烤制就是要求廚師細心和耐心地與火共「舞」。據悉,北京亞運村商圈共有餐飲企業近千家。入選本次活動的60家是在自助餐、麵包甜點、火鍋、小吃速食、韓國料理、燒烤、西餐、茶餐廳、咖啡等門類中最具代表性的餐飲店。此次網上推選活動由廣東省商業商家聯盟有限公司、舌尖上的中國及城市品牌傳媒等單位組織主辦,共有10萬多名愛好美食的網友參與投票。

第二屆閩台茶文化交流活動福建大田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鄭宗棲報導〕近日,2021第二屆閩台茶文化交流活動——大田「美人茶」專場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大仙峰美人茶基地舉辦。大田有著「中國高山硒穀」之稱,這裡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峰巒疊翠,高山雲霧之中產好茶。大田縣與臺灣高山區經緯度相近。20多年前,台資茶企大方廣茶業公司將「東方美人」引種至屏山鄉內洋村,讓這獨特的「台灣味」從此飄香大陸,並有了一個與「東方美人」相呼應的名字「江山美人」。活動現場,來自台灣的茶葉達人林志學分享了茶園管理經驗及制茶技術。台灣茶業行銷達人許良基針對美人茶的茶葉行銷,提出新思路。他們紛紛表示,閩台兩地的茶產業和茶文化一脈相承,要共同探討閩台茶產業發展之路,特別是在「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統籌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作為大田美人茶核心產區,屏山鄉負責人林生長也表示,通過此次交流活動的開展,將進一步深入挖掘閩台茶文化資源,發揮同根同源、資源互補的優勢,加強閩台茶文化產業深度合作,帶動兩岸經濟往來,助力鄉村振興。據悉,此次活動由三明市婦女聯合會、大田縣婦女聯合會、大田縣農業農村局、大田縣屏山鄉人民政府主辦,大田縣融媒體中心、大田縣大仙峰美人茶基地、大田縣茶葉協會、台灣南投縣農業暨觀光發展策進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