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9 月

川台青年走進東坡故里 吟詩拓片共話團圓

〔本報特約記者 龔常報導〕近日,四川省台辦、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千里共嬋娟——川台青年魅力四川行中秋聯誼活動」,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大、四川師範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近20位新入學的台灣學生走進東坡故里——眉山市,與四川的大學生結對交流,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歡度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暢敘友情、共話團圓。 在三蘇祠,大家瞭解了北宋大文豪蘇氏三父子的傳奇一生,並穿上漢服開展了祭拜活動;在趣味拓片活動中,不少學生做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字樣的拓片,表達了對中秋佳節的美好祝福。「做拓片還是非常需要技術的,我們年輕人還是應該傳承和發揚這種傳統文化。」來自台灣基隆的林宥凱是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的大一新生,今年是他第一次在中秋節與家人分開,他說通過這次活動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感受到了過節的氛圍,也更加瞭解了四川文化。在「兩岸一家親 千里共嬋娟」川台大學生中秋詩詞會上,台灣同學與大陸同學一對一結對,進行了做月餅、猜字謎和飛花令等交流活動。「第一次體驗到親手做月餅,感覺非常有趣,看到成品,也非常有成就感。」來自台灣新竹就讀於四川師範大學的羅翊瑄說,同學們在互幫互助中完成了親手做的月餅,分享著各自家鄉的中秋小習俗,暢談中秋團圓的美好寓意,讓她感受到了中秋濃厚的氛圍。在飛花令環節,台灣學生代表和四川工商學院學生代表以「月」為關鍵字接力吟詩,一句句與「月」相關的詩詞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而當四川工商學院教授周鐵山與台灣學生何思儂共吟餘光中的《鄉愁》時,現場更充滿濃濃的親情和感動。「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後,兩岸學生合唱的由蘇東坡詞改編的《明月幾時有》將活動推向高潮。

武漢台青學做月餅:這裡就像家一樣,處處充滿溫情與親情

〔本報特約記者 尹賽楠報導〕「親手做出月餅,這個中秋假期心裡甜甜的、暖暖的。」9月19日,2021「台青緣聚江城,兩岸共話團圓」中秋迎新主題活動舉行,在漢台灣大學生許芳渝和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的40餘名台灣學生一起參加了活動。 許芳渝說,台灣和大陸一樣,每逢中秋節都有賞月、吃月餅的風俗,月餅的形態和餡料也都很相似。「只是從來沒有體驗過月餅的製作,在武漢,我們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真切感受到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當天,在位於江夏區的揚子江湖北非遺糕餅文化園,台灣學生們瞭解省、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揚子江傳統糕點製作技藝」,並親自體驗製作月餅。「把親情包進月餅裡,中國傳統文化世代相傳,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是無法割裂的。」參加活動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四台灣學生林鎮祁說,今年是他在武漢度過的第四個中秋節,每年中秋節前,他和台灣同學們都會收到有關方面贈送的月餅。平時,他也真切感受到武漢對在漢台青學習、生活上的關懷無微不至。「雖然這個中秋節依然沒法和家人團聚,但這裡就像家一樣,處處充滿溫情與親情。」據悉,台生迎新活動由武漢市台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主辦,已連續舉辦三屆,旨在幫助台灣學生快速融入大學生活,搭建台灣學生聯繫溝通的橋樑。

兩岸同心一家親 在紹台企台商募集資金幫扶孤困兒童

〔本報特約記者 項菁 孔娜報導〕「今年9月中旬,我們發出為15位孤困兒童募捐的倡議,台商們紛紛慷慨解囊,短短三天時間共募集到愛心捐款9.5萬元(人民幣,下同)。」浙江省紹興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金滿22日說。 當天,兩岸同心·聚愛同行——在紹台企台商愛心助學公益行活動在紹興市越城區馬山街道舉行。活動現場,紹興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和兩岸積體電路創新產業園等三家機構為孤困兒童捐贈善款和愛心書籍,總共捐款金額超15萬元。孤困兒童主要指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的兒童。據瞭解,浙江在管理和服務孤困兒童方面起步早,並於2020年年底實施《孤困兒童管理與服務規範》,這一地方標準規定了孤困兒童管理要求、人員要求、服務要求等。一直以來,在紹台商在壯大企業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尤其在扶貧濟困、助殘救孤等方面開展公益慈善活動。譬如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初期,51位在紹台商捐助12.1萬元款項和200盒一次性乳膠手套,用於紹興地區防控疫情。「這次捐助活動是紹興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成立後,第一次針對『需要幫助的學生』發動的愛心募捐活動。」張金滿介紹,經過商議,本次募捐得到的愛心款將全部用於15位元孤困兒童的生活與教育。此次捐贈儀式後,三家機構還將每月慰問上述孩子,並為他們購置書籍、學習用品、衣物等,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關心和愛護。「愛心公益活動永遠在路上。」張金滿也希望,受資助的同學能把這份感恩轉化為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的動力,轉化為回報社會、建設社會的動力。紹興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充分彰顯了「兩岸一家親」的骨肉親情,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

「一輪明月照家國」——台盟中央組織兩岸同胞「雲團圓」迎中秋

〔本報特約記者  報導〕兩岸深情連骨肉、一輪明月照家國。由台盟中央主辦的2021年中秋台胞聯誼活動,17日下午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兩岸多地同時舉行,數百名嘉賓相約雲端,情牽彼此,暢敘鄉情,共迎中秋佳節。台灣勞動黨、台灣統一聯盟黨、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台灣人間出版社、台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等近20位台灣嘉賓應邀與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蘇輝致辭表示,今天的中秋團聚,是一份台盟送給家鄉親人的真摯禮物,是一次真情鄉敘,也是一場兩岸親人的溫馨團圓。「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和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一塊月餅、一杯清茶、一牙兒在閩台地區象徵著吉祥的柚子,一局局博餅遊戲,讓會場內歡聲笑語不絕。來自台盟中央、各地台盟的機關幹部和部分台青代表、以及島內鄉親表演了歌曲《澎湖灣》、視頻講述《唱不盡的赤子情深》、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視頻連線送祝福等精彩節目。台灣人間出版社發行人呂正惠還在北京主會場分享了自己的家國故事,一度情難自已,熱淚盈眶。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表示,一輪明月照兩岸,兩岸同胞之間的歷史和文化聯結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這次在大陸過中秋的經歷讓這樣的感觸更加深刻。「希望更多台灣同胞看到祖國大陸的發展,投身於致力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中。」台灣統一聯盟黨第一副主席李尚賢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兩岸關係遇冷、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當下,與大家相聚在一起,意義匪淺,感慨萬千。「中秋節是中國人的節日,這是凝聚在我們血液裡的記憶,是無法割捨的。希望兩岸世世代代未來可以繼續這份相聚的美好,一起共度更多的佳節,月圓人團圓。」兩岸共嬋娟,心繫家國情。今年的中秋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台胞無法返台與家人團聚,他們表示,即使與家人分隔兩岸,但希望彼此平安康寧的願望是相同的。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台盟中央副主席連介德、台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中共中央統戰部一級巡視員許光任、台盟中央秘書長潘新洋出席活動。台灣青年、台盟盟員、台盟中央機關幹部、台盟19個省級和直屬組織盟務工作者等數百人參加活動。

鐘南山團隊發佈文獻 首次系統整合中國大陸疫情管控策略

〔本報特約記者 蔡敏婕報導〕廣東省南山醫藥創新研究院9月23日發佈消息稱,近日,中國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鐘南山院士和孫寶清教授團隊發表題為《中國的公共衛生措施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首次系統性整合中國大陸疫情期間的管控策略。研究者認為,疫情早期,大陸制定並推廣了標準化確診方法,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大規模PCR檢測,迅速確定和包圍傳染源從而明確主攻方向。同時,為降低傳播烈度,在首發疫區武漢果斷採取封城策略,並在大陸範圍內實施分區分級精准防控,減少疫區間的流動人群。此外,還實施了嚴格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如封鎖關口、航空建立熔斷機制等)。研究報告總結了在社區網格化管理方面,把疫情關在籃子裡後就要開始定點圍剿;在疫情得到遏制後,為了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正常進行,同時也為了減少資源消耗,需要逐步降低管控等級;在精准調配國家資源方面,根據疫區態勢的嚴重程度,制定物資劃撥的優先順序,同時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分類並轉入指定隔離定點醫院。在密切接觸者追蹤方面,健康碼和行程碼系統作為一種便攜有效的追蹤手段,能夠對病例、疑似疫情和傳播鏈從個體到群體進行系統化剖析,從而協助官方調整警戒級別和管控措施。研究者認為,快速追蹤、發現、控制傳染源,對高風險地區實施精准動態管控,科學地進行全國資源配置,和在特殊情況下實施局部地區全員核酸篩查均非常重要。上述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and Immunology》發表,科研團隊對大陸的社區,企業及個人層面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階段所採取的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進行了整理和總結,旨在分享具有中國特色的防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