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10 月

聚焦新發展格局下兩岸關係發展路徑與前景 第五屆「兩岸關係天府論壇」在四川宜賓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龔常報導〕第五屆「兩岸關係天府論壇」16日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行。本屆論壇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四川省台灣研究中心主辦。來自兩岸的台灣問題專家學者和相關人員共80人參加論壇。本次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兩岸關係發展路徑與前景」為主題,以主題演講、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以及謝郁、陳士良、黃清賢、李鵬、林承鐸等7位海峽兩岸知名學者作現場主題演講,趙建民、楊泰順、楊開煌等3位台灣知名學者作視頻「雲演講」。與會嘉賓圍繞「兩岸關係發展之機遇與挑戰」「台商台企參與區域協調發展與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建言」等議題開展了分組研討交流和代表彙報發言。在當日舉辦的論壇上,兩岸與會嘉賓充分交流、各抒已見。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直言,「展望未來,兩岸在國際上的競爭將比以前更多,兩岸之間的互信則相對不足。」他認為,兩岸學界需要針對這些問題,從如何強化「九二共識」、如何加強學術交流及民間交流方面,作更多思考。「兩岸局勢雖然險峻,但仍有很多人一直在努力。」「兩岸關係天府論壇」於2016年創辦,目前共舉辦5屆,已成為四川開展兩岸關係學術研究的重要平臺,受到兩岸知名學者的積極參與和廣泛關注,為凝聚兩岸學者堅持「九二共識」、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五屆台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啟動:用鏡頭記錄絲路文化

〔本報特約記者 宋子昕 楊豔敏報導〕17日,由甘肅省台辦和西北民族大學聯合舉辦的「尋甘同味 魅力敦煌——2021第五屆台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在西北民族大學舉行開營儀式。來自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湖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寧波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等高校的29名兩岸青年學子將在甘肅展開為期7天的文化藝術研習交流活動。 研習營學員在西北民族大學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敦煌舞。 甘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是甘肅悠久歷史文化的生動寫照。台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是隴台青年交流的品牌專案,迄今已舉辦四屆。甘肅省台辦主任孫志中在啟動儀式上說,近年來,以弘揚中華文化為主旋律,隴台青年學生之間的交流日趨活躍,隴台高校間開展校際交流、學術研討等多種交流活動;並將積極創新交流形式,不斷擴大兩岸各界青年交流的參與面和獲得感。「我已經給相機充滿了電,為明天拍攝做好準備。」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台灣大學生林妍芝說,此前,她對敦煌文化並沒有許多瞭解,起初是為了看看大陸西北的風景報名來了此次研習營。但在今天學習了敦煌舞,並親身體驗之後,更加期待接下來的敦煌文化交流之旅。當日下午,研習營的學員們一起進行踢毽子、拔河、打籃球等體育競技活動,聆聽了甘肅歷史文化專題學術講座。行至敦煌,學員們還將參觀莫高窟、月牙泉等人文和自然瑰寶,觀看大型情景劇《又見敦煌》。此行,兩岸青年還將以鏡頭為聚焦點,定格那些體現古絲綢之路文化傳承的映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港澳台辦公室教師曹奇正說,組織兩岸青年沿著古絲綢之路結伴同行,能讓他們共同領略悠久燦爛的華夏文化,感受甘肅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自然風貌,感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脈絡和傳承。

「海鬥一號」開啟全海深無人潛水器萬米科考應用新征程

〔本報特約記者 劉勇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發佈消息稱,在剛剛結束的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科學考察中,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鬥一號」)取得世界級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挑戰者深淵西部凹陷區的大範圍全覆蓋聲學巡航探測。大陸全海深無人潛水器跨入萬米科考應用新階段,填補了當前國際上全海深無人潛水器萬米科考應用的空白。在無纜自主模式下,「海鬥一號」打破了多項無人潛水器的世界紀錄,包括最大下潛深度達10908米,海底連續作業時間超過8小時,近海底航行距離超過了14公里,填補了大陸全海深無人無纜潛水器自主模式技術與裝備空白。此外,「海鬥一號」還首次在國際上對挑戰者深淵西部凹陷區進行了大範圍、全覆蓋聲學巡航探測,並首次實現了無纜無人潛水器自主模式萬米坐底並連續拍攝高清視頻影像。在自主遙控混合模式下,「海鬥一號」在萬米海底連續工作超過10小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創造了大陸潛水器萬米海底最長工作時間的紀錄,並實現了萬米海底定點即時高清精細觀測。「海鬥一號」是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立項支持項目,於2019年8月完成了南海4500米階段性海試,於2020年5月實現了馬里亞納海溝的首次萬米成功下潛,入選了2020年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603.9公斤!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刷新紀錄

〔本報特約記者 白田田 陳振海報導〕1603.9公斤!10月17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專家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繼去年突破1500公斤大關後,再次刷新紀錄。當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衡南縣開展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驗收,測產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在現場宣讀了結果。測產結果顯示,晚稻平均畝產為936.1公斤,加上今年早稻測產平均畝產667.8公斤,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為1603.9公斤。「同一生態區連續2年雙季畝產超過1500公斤,這意味著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關目標實現了。」在測產現場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態室主任李建武說,在前期持續高溫的極端天氣下,此次高產結果來之不易,表明品種的適應性較強,也為下一步推廣打下了良好基礎。據瞭解,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被袁隆平院士看作是突破畝產「天花板」的關鍵。2019年起,衡南縣被選定為第三代雜交水稻核心示範區,第三代雜交水稻組合「三優一號」在示範基地開展高產攻關試驗示範。

百年篳路藍縷 勾勒文明脈絡 ——紀念仰紹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廟底溝仰紹文化博物館的展品 〔本報特約記者 王丁報導〕10月17日,仰紹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當天,參加紀念大會的考古界代表參觀了地處三門峽的廟底溝仰紹文化博物館、澠池縣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及重新開放的仰紹文化博物館。100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深秋,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仰韶村遺址迎來科學發掘的第一鏟。優美古樸、圖案絢麗的彩陶破土而出,將一段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燦爛史前文明畫卷逐漸鋪陳在世人面前,中國現代考古學也由此發軔。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櫛風沐雨、青燈黃卷,不同時期的重要文化遺存不斷被發現和發掘。從仰紹文化、紅山文化到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從鞏義雙槐樹、偃師二里頭到安陽殷墟、廣漢三星堆……中華文明的歷史軸線不斷被拉長,歷史信度不斷在增強,文明細節不斷被豐富。科學的考古發掘,深刻改變了國人對祖先和歷史的認知,也向世界系統、完整地揭示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走過百年歷程,今天的考古愈發吸引社會各界尤其是年輕人的目光,每有重大發現,即成網路熱點,不斷激發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100年來,中國現代考古學懵懂起步,艱辛探索,始終砥礪前行。歷史和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脈之所維。正是考古,在為我們尋回那關乎歷史遺產與文明根脈的一塊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