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11 月

「一帶一路」結碩果 中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專案全部建成投產

〔本報特約記者 杜燕飛報導〕記者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中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專案——江蘇東台海上風電項目11月20日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標誌著國家能源集團「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再添碩果,中歐新能源合作取得新成果。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總投資約80億元人民幣,由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簽署合作協定,共同建設運營的中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其中,國華投資持股62.5%,法電新能源公司和EDF(中國)投資公司共同持股37.5%。該項目由東台四期、東台五期組成,分別位於江蘇省北條子泥海域和竹根沙海域。其中,東台四期裝機30萬千瓦,2019年12月建成投產;東台五期裝機20萬千瓦,安裝50颱風電機組,2020年3月開工建設,2021年6月30日最後一颱風機吊裝完成。該專案全部投入運營後,預計年發電量13.9億千瓦時,可滿足200萬居民的年用電需求,相當於節省標煤44.1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3.75萬噸、二氧化硫1704噸。

「乒乓外交」50周年,中美組合進軍世乒賽

〔本報綜合報導〕11 月 21 日,在國際乒聯紀念「乒乓外交」50周年晚宴上,兩對中美跨國配對的混雙球員驚豔亮相。國際乒聯宣佈,中美選手將組隊出戰 2021 年休士頓世乒賽混雙比賽。中國選手林高遠將搭檔美國選手張安,美國選手卡納克(Kanak Jha)將搭檔中國選手王曼昱。中美混雙配對的這四名球員不僅是世界級的高水準選手,同時也是兩支隊伍的年輕一代,並且也都曾經獲得過驕人的戰績。國際乒聯集團首席執行官史蒂夫·丹唐表示:「我們在休士頓再次見證了體育獨特的力量,以及乒乓球是如何創造對話、促進相互理解。這將激勵我們展示一場非凡又深具歷史意義的世乒賽,並支持整個乒乓球界乃至下一代的夢想、希望和抱負。」

【2022選微鏡(19)】金門一片藍天

■ 本刊特別報導 金門是藍軍的天下,但也出現過縣長選舉連2屆出現7搶1、6搶1的大混戰局勢,明年一戰是否再度烽煙四起,備受矚目。目前,藍營楊鎮浯尋求連任外,2次參選縣長、3次參選立委的洪志恒也宣布將再投入明年百里侯之戰,地方政壇關注前縣長陳福海、立委陳玉珍是否會加入角逐,讓看似平靜的金門藍海,其實已是暗潮洶湧。楊鎮浯主政穩扎穩打,在平衡東、西半島建設和老幼照護福利均取得一定成果,面對新冠疫情席捲全台,小三通停航和觀光產業衰退,挹注公共財源的金酒營業額大幅下滑,SARS以來的最大危機,與中央全力折衝協調,確保金門成為唯一零確診的淨土,力挽狂瀾維繫縣政平順運作,贏得鄉親的信賴和支持。本屆僅以801票飲恨的陳福海,無法連任,低調度過沉潛日子,一直未見太大復出動靜,但以他昔日在各鄉鎮的深耕經營,若評估仍有再起機會,重整旗鼓揮師縣府,也只是旦夕之間的事。不過,鄉親口中的「海哥」近幾次得票愈選愈少,且有老縣長陳水在卸任後,連選立委、縣長連輸的前例,「浯海大戰」的出現仍存在一定的想像空間。另外在立院打出藍營「女戰神」名號的陳玉珍,雖然以國會為主場的她,一直希望自己成為首位金門女縣長,但在黨內提名機制的規範下,曾有脫黨參選紀錄的她,如今貴為立院黨團書記長,起手動腳都會引起大波瀾,雖說參選也只是一念之間,但得失恐要做到停、看、聽,評估再三。金門一直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直攻縣長有極大的難度,扎根基層才是目前重點工作,還看不出有參選的適當人選。但基於地方5合1選舉「共伴效應」的考量,也不能排除台灣中央軍跨海殺來,營造關懷離島的態度,用母雞帶小雞的策略,護送黨員進入縣議會,開啟深耕綠洲的可能性。至於曾在金門氣勢如虹的新黨,支持者依然遍布各地,但能否繼2任縣長的黨籍大老李炷烽後,再創揮舞大旗的新局?至少目前可以一戰的人選,尚未露出檯面。

中美元首視訊會議後對兩岸前景的想法

■ 劉復秦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1月16日上午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經過前任總統特朗普和現任拜登剛上臺階段的激烈「交鋒」,美國看似占不到「便宜」,所以從剛開始的「以實力說話,不屑對手的實力」,回到「以實力說話,但也忌憚對手的實力」,主動和中國要求舉行元首視頻會晤。此次大陸仍然給美國畫上核心利益「紅線」,拜登老調重彈「不支持台獨」,似乎中美兩國又回到過往在台海的「模糊空間」。這讓我聯想到美國就像是個「老賴」;中國借美國錢,美國賴著不還,中國和美國要錢,美國不想還錢,唆使一幫小兄弟去挑釁中國,去中國家門口「耍刀弄槍」,而且還「勾引」中國本來就想要「鬧事」的親戚去鬧;前有香港,後有台灣,要分「家產」,想搞得中國「疲於奔命」。沒想到,本來不屑對手實力的美國,沒占到一點便宜,就主動要求和中國坐下來談,「你現在不要跟我要賬,我就不支持你的親戚鬧分家」,「我們就維持現在這個現況吧」。美國一向要求台灣「維持現狀」,這才符合美國最大的利益,至於「維持現狀」是要「反中」,還是「和中」,就看美國心情,在陳水扁上臺後一系列在台海的「玩火」,破壞中美反恐合作的大局,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批評其是「麻煩製造者」,這恐怕是第一次美國直接公開批評台灣領導者。所以接下來,「和中」的馬英九成為中美都支持的台灣領導人,支持「台獨」的民進黨至此一蹶不振。只可惜,馬英九在「和中」之前,還加上了「不統」。「不統」是說給美國聽的,也是說給島內「維持現狀和獨派」民眾聽的,表示我不會違反美國的「旨意」和大陸統一;「不獨」是說給大陸和島內支持統一的民眾聽的,表示他不會搞「台獨」。其實他就是要「維持現狀」,讓美國放心,並且他要當「全民的」領導人,不管是任何政治理念(統一或獨立),他都是他們的「領導人」,在其任內,對於「台獨」一味的容忍,以及對「統一」工作的不作為,導致台灣島內對「統一」民意的「翻盤」;至此「傾向獨立」的比例,超過了「傾向統一」。台灣的年輕人認識的不再是「大中國」,而是「大台灣」,一批批的「綠蛙」成長起來,成為「台獨」的支持者。民進黨從而翻身,蔡英文當選領導人,國民黨一蹶不振,並且「拿香跟拜」,徹底撕掉「統一」的面具。蔡英文連任台灣領導人後,兩岸越走越遠,台灣積極配合美國的「遏制中國」戰略,繼續其「反中」的惡意。隨著統一的「期限」越來越近(如果有設定的話),台灣島內「統一」的聲音越來越弱,「和平統一」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如果兩岸必須統一,終會統一的話,反而是要考慮統一是不是只能統一在下列的前提下:美國是否依然對台灣有影響力,能控制台灣的局勢?(作者為大秦精密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市精一鼎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