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12 月

情暖冬至,傳承文化

(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冬至都有哪些習俗?南方大部分地區習俗: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闔家圍坐在一起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北方冬至習俗:吃餛飩和餃子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麵」。對於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其他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在超市銷售冷凍製品專區可以看到,冷櫃裡擺滿了狀元、哈好妹、灣仔碼頭等各種品牌的速凍餃子和餛飩。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呼還不一樣,比如廣東人把餛飩稱為雲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河南人在冬至這天,要吃「捏凍耳朵」。原來,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說是吃了餃子後,可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裡,不會被凍掉耳朵。

傳承文化基因,展示文化自信

(抒情散文)■ 曾詩文 電影《流浪地球》票房超過50億,充滿自信地展示了屬於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電影中所有國家無私地團結協作,一句簡單卻超燃的「飽和式救援」,展現了家國情懷,更飽含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一個國家,既要有經濟、軍事等硬實力,也要有能夠得到其他國家民族認可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也就是軟實力。中國既有航空航太等科技的領先地位,又擁有傳承千年並發展進步的人文精神。《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一家老小坐在一起,沉浸在詩詞的世界。從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魄,到王勃「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從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悲憫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義。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寶藏,能讓所有中國人在面對世俗困難時汲取精神的力量。還有《朗讀者》《國家寶藏》等等這些文化綜藝節目的流行尤其說明,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越來越產生興趣,感到自豪。《朗讀者》節目上,很多名家分享了那些改變自己人生的文字。北京懷柔有一位普通「朗讀者」吳淑琴,她從2004年開始,每天晚上堅持在網上朗讀兩小時,十幾年雷打不動,而且是純公益的行為,不僅不收錢,還自己貼錢買書買設備,就是為了跟讓更多人分享讀書的快樂。《國家寶藏》播出後我聽說,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法國羅浮宮做志願者,為遊客高談闊論講解西方藝術史,結果一天被好奇的遊客問到中國歷史的問題,卻張口結舌,這位同學當時汗流浹背,假期趕緊專門去首都博物館學習,惡補中國歷史文化的知識。因為他認識到,對自己文明瞭解不足,那麼所有關於其他文明的知識都成了無根之水,無本之木。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在更小的小朋友的心中已經種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一帶一路論壇期間,匈牙利大使等來到北京黃城根小學,標誌著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七年來逐漸擴展到人文交流,以致小學教育領域。無論是「皇城武韻」武術隊的小朋友們展示的中國功夫,還是書法繪畫,中國小學生對於世界的瞭解,以及對自己文化的掌握與自豪都讓外國友人驚歎。在全球化、網路時代、資訊爆炸中成長的這一代青少年,已經啟動了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只有他們樹立起獨立的文化人格,才能成為中華文脈的傳承者和創新者。

「創業之星」vs「探店博主」:台灣「首來族」為何彙聚廈門?

〔本報特約記者 李欣報導〕來自台灣新竹的「首來族」黃愷嘉酷愛中華文化和旅遊。她於今年年初來到思明,創立了雲來集文旅公司。黃愷嘉感慨,正是由於台青創業基地各項扶持助力,她得以迅速紮根,事業也蒸蒸日上。 黃愷嘉將公司的理念定位為「弘揚中華文化、講好兩岸故事」,與大陸合夥人賈曉萌一起打造了兩岸共同記憶館,以「互聯網+文旅」模式策劃了「行腳黃河」等欄目,向台灣同胞展現真實的大陸和燦爛的傳統文化,也因此獲評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之星」。台灣青年瑪莎今年8月初「登陸」,本想在廈門開一家台式便當店,不料,碰上廈門疫情,開店計畫擱淺。這時,瑪莎的大陸合夥人、畢業於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的韋肖佳祺提議,把重心轉到自媒體帳號運營上。在思明區台灣青年創業輔導中心的指導和幫扶下,瑪莎借著團購的東風,成了一名「探店博主」。兩個月不到,瑪莎在短視頻平臺的帳號已經積累起了數千粉絲,視頻最高播放量近20萬,她的經歷也鼓舞了許多台灣青年勇敢踏出了「登陸」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