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12 月

2021十三屆海峽論壇

海峽論壇自2009年第一次舉辦以來一直是兩岸交流的平台。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於12月11日在廈門拉開序幕,此次論壇延續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為此,我們也走訪了一些在福建工作生活的台灣人,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吧。台籍醫師陳柏叡:每一年海峽論壇的舉辦意義重大,牽動著兩岸的心,既關心台灣同胞在大陸的生活情況,又與台灣同胞共用發展的機會。希望台灣的青年朋友、親戚們,都能夠來大陸看看,瞭解大陸,抓住經濟騰飛的機遇,共用大陸發展的機會,相信未來兩岸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台灣跆拳道教練陳燕亭:我覺得來到在大陸創業,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可以在平台認識到不同產業的創辦人,與自己的項目做結合。我會用自己的創業經驗,分享給台灣的夥伴,邀請他們來大陸發展。台創導師李正能:作為「台青第一雲家園」的負責人,我希望通過新媒體幫助台胞來大陸創業,少走一些彎路。這裡充滿機會,有很好的的政策。「台青第一雲家園」歡迎大家來!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1/12/98995aeb73b2a81d025d55769c7e5da2.mp4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1/12/2afc103bad51b4f66294275d9863f967.mp4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1/12/2fd8b174cc4db36c4dfe76384039fd76.mp4

走出去——我在莫斯科修地鐵!

■ 本報特約記者 李一晨 莫斯科地鐵 莫斯科時間12月7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出席通車儀式,見證了中企在歐洲建設的首個地鐵工程,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的正式開通!俄羅斯總統普丁稱「新環線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莫斯科地鐵的新里程碑!」 順利封頂移交現場 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全長70公里是全球最長地鐵環線,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線路全長5.4公里,包含3個車站9條盾構隧道。這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施工領域引進中國企業,在4年半的建設中,中國鐵建建設者實現了技術和文化深度融合,帶動中國方案、中國技術、中國設備中國資本,集群式「走出去」,為中俄友誼再添佳話,成為了「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的碩果! 祥雲飄進莫斯科 中國風車站亮相歐洲 莫斯科地鐵擁有近90年歷史。被公認為世界最漂亮的地鐵體系規範,標準嚴謹,上世紀50、60年代,蘇聯專家指導幫助新中國規劃設計第一條地鐵線,如今地鐵修到了昔日「師傅」家門口難度可想而知!中俄設計理念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範的融合,是團隊初到莫斯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團隊經過對俄羅斯的設計方法和規範標準深入研究上百次方案調整優化,最終破解了地鐵設計、工期統籌規劃和中俄技術標準融合等難題。 上一張 下一張 在米丘林大街地鐵站裡設計項目融入了紅色立柱、團壽紋、祥雲等具有濃郁中國風的吉祥圖案亮相,莫斯科地鐵藝術殿堂成為歐洲首座中國風地鐵站。具有中國元素的地鐵車站矗立於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友誼大街旁,被中俄兩國媒體稱作為「中俄友誼的新地標」,還獲得了俄國最高設計管理機構認可。在建設過程中,他們積極應對中俄兩國技術標準差異,在俄羅斯地鐵施工領域首次應用鋼筋混凝土箱體接收工藝等多項創新技術,得到當地政府和合作方的高度認可,在建設管理、施工技術和盾構設備等領域填補諸多「中俄空白」,編寫首部《中俄雙語地鐵施工專業手冊》,取得2項國家、省部級QC成果申請6項發明專利,創造性地形成一整套具有中俄特色世界水準的地鐵建造技術! 貫穿極寒,閃耀歐洲 莫斯科從每年10月底進入冬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為了克服世界上罕見的極寒天氣,順利完成施工任務,中國鐵建自主研發5台直徑6.28米土壓平衡盾構機,土壓平衡盾構機配備可耐-30℃低溫,主驅動液壓泵站變頻器及輔助加熱系統,使設備完全適應俄羅斯極寒施工環境,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的地下掘進裝備達到國際高端市場施工要求。中國鐵建為其量身定制10餘項「中國方案」,攻克盾構下穿運營中的百年鐵路等多項世界級難題,實現9次安全始發、接收10次穿越重大風險源,創下多項全俄施工紀錄!在中俄關係迎來更高水準、更大發展的新時代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 中俄工作人員合影

大陸最東端高鐵突破高寒正式開通運營

〔本報特約記者 王君寶 孫曉宇報導〕記者從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2月6日,大陸最東端高鐵——牡佳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牡佳高鐵位於黑龍江省東部,是瀋陽至佳木斯高速鐵路組成部分,線路南起牡丹江市,經雞西市、七台河市、雙鴨山市,終至佳木斯市,全長372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設七座客運車站,牡丹江至佳木斯最快約2小時10分鐘可達,開通初期每日將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18對。牡佳高鐵全線地處高寒地區,凍脹、雪害多發,建設者攻克低溫環境混凝土施工品質控制等多項技術難題,新建橋樑173座、隧道34座。牡佳高鐵是大陸目前最「抗凍」的高鐵,建設者全面總結了之前高緯度嚴寒地區高速鐵路防寒的設計建造經驗,通過選用耐寒電力信號設備、安裝道岔融雪系統等措施,確保高寒地區列車的行車安全。

大陸古籍普查新發現《乾隆禦定石經》等一批珍貴文獻

〔本報特約記者 喻珮報導〕2021年古籍保護工作座談會日前在武漢召開,會上公佈,「十三五」時期,大陸古籍修復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古籍數位化成果豐碩,古籍普查完成270餘萬部另1.8萬函,共2861家單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占預計存藏機構總數的96%以上。通過普查,新發現一批珍貴古籍,如孔子博物館藏《乾隆禦定石經》,為2019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舉辦碑帖編目與鑒定研修班時的新發現,確定為清乾隆初拓本,自嘉慶元年賞賜孔府後,保存至今;重慶圖書館藏明初拓本《汝帖》等,亦為碑帖普查編目中的重大發現;上海圖書館在古籍普查時發現的宋刻殘本《杜工部草堂詩箋》,可與國家圖書館、上海博物館藏本合璧。「國家圖書館聯合39家古籍收藏單位一起公佈古籍,目前公佈的數位化古籍相當於20部《四庫全書》的量。」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古籍的再生性保護取得了很大進展,依託國家圖書館豐富館藏,在「中華古籍資源庫」平臺累計發佈古籍及特藏數位資源10萬部(件),實現免登錄線上閱覽,極大滿足了社會公眾對古籍資源的利用需求。

長征火箭400發!大陸成功發射實踐六號05組衛星

〔本報特約記者 馬帥莎 鄭瑩瑩報導〕12月10日8時11分,大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七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05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飛行次數正式刷新為「400」。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的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性能優良、用途廣泛,具備發射多種類型、不同軌道要求衛星的能力,可實施一箭單星或多星發射,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軌道高度700公里)。此次任務距離上一次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執行發射任務,只隔了18天。本次發射是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第84次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00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