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 月

【就事論世】擺脫中國大陸把產業移轉到印度? 會有諸多難題恐怕水土不服

■ 本刊特別報導 由於中國大陸經濟轉型,汙染產業方面台灣與美國都在想方設法,重心轉移到其他地方,印度也有意成為全球製造業新核心,但富士康清奈工廠日前發生上百人食物中毒事件,讓台灣製造業與美國客戶看見印度製造的諸多挑戰。《彭博》稱印度不是中國,印度製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年前緯創資通旗下印度工廠爆發數千名工人因工資被拖延的問題而發生暴力事件,去年底又有富士康清奈工廠數百名工人食物中毒,超過150人住院。蘋果與富士康都承認工廠管理出問題,上月中已關閉清奈工廠,重新開業時間未定。對蘋果這個大客戶而言,等於一年內就爆發兩次與印度供應商有關的衝突。據稱因為這起事件,富士康及11家包括提供食物與生活設施的承包商被傳喚與印度州政府會面,外媒分析,雖然這起事件對iPhone生產影響不大,但對蘋果與台灣科技製造業有更深層意義,即印度不是中國,印度取代中國不那麼容易。面對中國大陸勞動力短缺、經濟轉型,以及政治面台美都試圖避免太依賴中國大陸,台灣企業正在將業務轉移到印度,同時印度也想趁著這股趨勢吸引投資,取代中國,在全球商品貼上印度製造標籤。為了實現製造大計,印度政府去年為13產業推出相當27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包括100億美元半導體產業激勵計畫,是所有產業金額最高,台印雙方也就各種投資機會協商。以中國經驗看海外生產對台灣科技製造業而言還算風調雨順,且印度與台灣雙方也都情投意合,但事情沒這麼簡單。彭博分析,過去50年台灣電子製造業在中國相處還算融洽的部分原因,在於共同語言和歷任領導人的親商政策,為開辦工廠和僱傭工人鋪平道路。但印度不那麼容易,無論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還是紛亂的民主制度,都在顯示印度不是下一個中國,而是有自己特點和差別的國家。彭博點出關鍵原因,第一點是中國工人並非比印度工人順從,而是迫不得已時中國地方政府會站在企業方,不是工人。但在印度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因印度領導人選舉時需要選民支持。另一個最大挑戰是管理風格。台灣企業通常在中國使用台灣人管理,但可能發現在印度行不通,必須更仰賴當地領導人經營業務,前提是必須提供足夠培訓和支援,讓他們能以台灣的嚴格管理融合當地輕鬆的勞工文化。適應環境與文化需要數十年時間,中國製造中心也是經過長時間慢慢建立,但這次似乎更趕,為了分散中國重心,客戶急著在印度擴大生產規模,台灣也急著與印度政府建立更深貿易關係,這次台灣製造業沒有時間適應,將來在印度碰到的衝突與挑戰恐怕更多。

【社論】趙少康自認最適合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 是自不量力還是躊躇滿志?

(圖/本報資料照) 最近在台灣引發各界熱議的話題,是中廣董事長趙少康18日被問到,2024年誰最適合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他不假思索回答,「當然是我!」還說以自己的學識、能力、操守、遠見、格局,就算跟中共最高領導人站在一起也毫不遜色。趙少康最近的言論儼然其為國民黨的太上皇,對於主席朱立倫視而不見,常常對國民黨的決策指指點點,如日本核食進口台灣的事。執政黨在台日經貿會議後擬加快日本福島五縣市食品進口解禁速度,還研擬要將「核食」改稱作「福食」。對此,國民黨有新聞稿指出,在確定安全的情況下不反對開放核食。趙少康表示,民進黨在野時曾反核食不遺餘力,蔡政府如果一意孤行開放核食入關,要先為當年「為反而反、禍亂台灣」的行徑向國人致歉,還要「為罔顧2018年公投反核食的779萬台灣人民致歉!」趙少康真的很適合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引來大批網友留言,「我覺得要支持每一個人的夢想,他隨他的夢想可以去瘋去狂,都70幾歲了……讓他夢吧!」、「他憑實力讓新黨只剩1%」、「韓國瑜都可以了,以後誰都可以了吧」、「說到自甘墮落,國民黨喊第二,誰敢喊第一。」酸爆國民黨。台灣民意基金會最近公佈最新民調,國民黨現在民調已經跌破18.1%,支持民眾黨的16.4%,快要接近國民黨了,國民黨要保住第二大黨的地位岌岌可危。

少子化與選舉日常化下的台灣

■大管仲策略顧問 執行長/全國商總會科技委員 李建勳 少子化,這一個足以造成國安危機的事件,在我們居住的台灣,默默的進行卻鮮少真正的受到政府或民間企業妥善的規劃和找到短暫解決之道,在科技數位發展與經濟大好的環境氛圍下,理當造成生育率逐年成長才是,但為何這些年卻產生了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的真實狀況?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可能,就是來自於一年365天在台灣天天都是選舉日所造成這個危機,台灣經濟雖然創下空前紀錄,但對於生育率而言卻無法產生直接誘因與生育關聯,媒體日常的藍綠惡鬥傳播加上市井小民生活中的體驗,如:薪資的成長停滯,物價的飆漲,政府大撒幣產生短暫小確幸(撒幣也是從稅收而來),年輕學子遊戲人間的小確幸心態,從只想快速於數位時代下獲利,三百六十行的服務產業找不到對應的人才,無專業技能的外送經濟的蓬勃發展,技職專業找不到中堅份子,連擁有台灣最多資源和預算的台北市人口8年來流失近20萬人來看待,就可以知道少子化不是突發性的,而是這十幾年來政府對這問題沒有中長遠的規劃和解決方案,從2020年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未婚率43.2%創歷年新高就知道,這一切都來自連續的煙花式政策的選舉操作而來!當選舉過程中只講述抗中保台,當政治人物謀求政治利益,當短期間無法兌現的政治承諾如少子化的重視,這就讓台灣整體的環境朝向漂亮的經濟發展數據,但實際上人民用行動對這個環境做出了歷年來創新高的未婚率,全球倒數的生育率,試問有哪一個居住便捷,經濟發展大好,人民知識水平普遍的地區,卻能產生少子化這種情況發生?而這一切筆者還沒提到台灣已經發生的高齡化的生活,正蔓延整個台灣社會風氣,畢竟台灣正步上「青壯年人口漸少、老年人口驟增」危機。依照國發會的數據來看,台灣社會將於2020年每4.5個青壯年要扶養一個老人,到2040年每2個青壯年扶養一個老人,2050年1.5名青壯年要揹一個老人,到2070年減少為每1.2位青壯年即需負擔一位老人,試問生育最佳的青壯年有人會多增加負擔嗎?試問,當M型化社會已成了日常習性,在這樣貧富差距極大經濟體下的人民又怎會安心的生兒育女呢?而從科學角度來看,M型頂端的人又有可能因壓力造成不孕或只想當頂客族,那又能怎樣增加生育率?或許,我們該好好靜下心來思考,台灣到底要繼續惡鬥下去,還是找一個真正想把一切回歸正常、而不是創造歷史經濟高峰的媒體寵兒政府,或許真正的安心不來自於漂亮的數字,而是人民願意用實際行動增加生育率,未來的台灣可能就業勞動力降低、新移民問題與真實的經濟衰退將會慢慢被凸顯!※作者簡介:李建勳,台灣知名數位行銷專家與數位轉型顧問,擁有中國高級項目數據分析師與PMP®證照,專精於「數位行銷」、「商業分析」、「品牌再造」與「新創輔導」等領域,目前活躍於亞太地區華人市場,曾被媒體封為「全方位行銷鬼才」稱號。為台灣職場少見基層行銷企劃助理完整歷經各行銷職務至上市公司高階主管;曾任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客家委員會與知名企業阿瘦皮鞋、天下雜誌等數十家上市公司顧問;服務過政府部會、各公協會、各大專院校與民間企業超過百家單位,講授數位行銷、社群經營、品牌再造與數位轉型課程。

科大機械碩士研究夜市、命理…… 少子化恐讓台灣充斥「野雞大學」

■ 記者 馮靖惠 中州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工程技術碩士班,部分畢業碩士論文似與機械工程、工程學門無關,有的是研究保全人員工作壓力、夜市服務場景、社區志工滿意度,甚至有國中教師的幽默感與創業教學關係研究。學者表示,這不是個案,不少科大都有類似情事,「是高教界亂象」;教團表示,少子化,許多大學為了招生,讓學生容易拿到文憑,畢業論文可以跟系所專業無關,恐淪「野雞大學」。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根據調查,中州科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所屬的工程技術碩士班,自2013年後的碩士畢業論文約六成與工程技術並無直接關係,例如命理與地理對企業經營成效影響、升遷制度與工作態度對離職傾向影響、觀光夜市的服務場景、體驗價值、幸福感與行為意圖關係研究等等,明顯與系所教學目標與專業不符,不禁讓人懷疑該系所為迎合學生學位需求而偏離專業,而這種現象是否已成為普遍,值得關注。「這是高教界的亂象。」大葉大學前校長、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武東星表示,這在比較晚改名科大的技術學院常見。一旦技職司核准招生(碩士班、博士班、在職專班),各校就可以依據學位授予法自行授予學位,按照現行辦法,各校只要把招生辦法、授予學位的辦法報部核定即可,因此,參與碩士口試的委員就要負起很大的責任。武東星說,面臨少子化問題,各種生源都是學校方想要極力爭取的,甚至連部分公立大學的一般碩士班都以免筆試來做招生宣傳,當然會衍生很多問題。教育部不僅要重視面臨生源保衛戰學校的教學品質,連碩博士班學位也應建立品質管制,定期全面盤點與落實評鑑認證制度,才能確保台灣各大學的學位「含金量」。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說,此現象反映出台灣高教對於學術或專業不敢、不能要求,只是一味討好學生,也顯示出浮濫廣設高校,把不必或不合適高教的年輕人,引到錯誤的教育管道,這些都要思考改變。台大應力所教授王立昇說,碩士畢業論文當然要和系所專業相關,否則這個學位的價值就會受到質疑,指導教授要負最大責任。但在少子化壓力下,很多學校對學位品質的管控已很難做好,只要有學生願意來讀就「謝天謝地」,有些大學就成為提供所謂「低級教育」的大學,那些學校的畢業證書不過就是一張繳學費證明,浪費學生時間也浪費國家資源,大學退場問題須盡快有效解決。中州科大表示,工程技術研究所之前的課程包括工程技術跟科技管理兩個研究模組,部分學生上課時可能有上到管理類課程,因此碩士論文有使用到統計計量分析的內容。今年該系已把電機和機械合併,已經沒有「科技管理」組別。一名理工領域學者表示,機械工程研究所要跨管理領域也該有個限度,至少應該是屬機電領域的管理議題,而且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核心課程,在工程領域的研究所下設屬於社會科學的分組,應該是台灣才獨有的「跨領域」現象。尤榮輝說,大學數量過度膨脹導致學士文憑大幅貶值,追求碩士學位以提高職場競爭力已成社會風氣,衍生出許多大學為求生存,在授課上配合學生時間並降低畢業要求,讓學生輕鬆獲取學位。教育部2017年起停辦大學系所評鑑,讓許多大學有機會利用「大學自主」作為掩護而浮濫授與學位,恐怕逐漸「野雞大學化」,呼籲教育部特別注意中後段私立大學系所專業名不符實的現象,並補強教學品保機制。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表示,論文題目屬於學術自主範疇,但為維護學生受教權,教育部已建立維護大專校院教學品質查核機制,以督促學校維護教學品質。如有違反維護教學品質情事者,經查證屬實後,將予以糾正並限期改善,如學校逾期仍未改善者,將停止學校部分或全部獎勵、補助或班級招生。(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我的城,我來守護!」

■ 本報特約記者 劉峰 新年伊始,河南多地突發疫情,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等各方力量迅速反應,聞「疫」而動。這其中還有許多剛剛放假返鄉的大學生們,他們放下行李,穿上志願紅馬甲,再度集結逆行出征!疫情雖險,但他們從未缺席。「我的城,我來守護!」2021年12月31日,河南新安發現4名無症狀感染者,青年志願者們迅速集結,雖然疫情來得突然,但卻讓大家的心又一次凝聚在一起。「請出示您的健康碼和行程卡」,在新安縣天寶花苑社區門口,兩個紅馬甲格外亮眼,這是張昊楠與同伴正在查驗進出人員的健康碼、行程卡。19歲的張昊楠是鄭州大學醫學院的學生,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向團新安縣委報名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 19歲的張昊楠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 在全縣首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進行時,張昊楠已經站在志願崗位上協助醫護人員維持現場秩序,解答社區居民疑問。「聽說我是學醫的,大家都很相信我,主動配合我的引導進行核酸檢測」,說這話的時候,張昊楠的語氣裡透著自豪。同樣堅守在新安抗「疫」一線的,還有19歲的郭雅鴿,在新安首輪全員核酸檢測時,她看著現場忙碌的工作人員,萌生了做志願者的想法,便立即向當地團組織報名。 在核酸檢測現場,郭雅鴿協助工作人員 在核酸檢測現場,郭雅鴿協助工作人員錄入居民資訊,組織人群、維持秩序,統計省外返鄉人員資訊,在村口輪流值守、排查風險。瑟瑟寒風中,郭雅鴿瘦小的身影令人動容,她的一句話讓現場所有人都破防了,「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她!因為這份愛,我要以實際行動為家鄉的疫情防控出力,我的城我來守護!這是我們青年人應有的擔當!」「這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理所應當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2022年1月2日,河南禹州發現2例無症狀感染者,緊急通告全域只進不出,連夜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家住禹州市火龍鎮任莊村的鄭州科技學院學生陳冰倩,義無反顧加入志願者隊伍中。「在進行志願服務的時候,總會有人問我『你們是自願報名的嗎?還是學校強制要求的?』我會堅定地回答,『我們每個人都是自願的』,儘管寒風中工作數小時,但想到所有人都平平安安一起迎來戰『疫』的勝利,就可以再堅持下去。」對於鄭州工商學院的楊新蕊來說,這次禹州疫情爆發的很突然,晚上就通知全員檢測,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有些害怕和無措,但為了自己的家鄉能夠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她還是義無反顧爭取到了志願者的名額。穿上了紅馬甲的楊新蕊耐心召集社區人員核酸檢測,「掃小程式填寫資訊」「請站在這裡不要動」「按剛剛的順序排隊檢測」,成了她這幾天的口頭禪。 穿上了紅馬甲的楊新蕊耐心召集社區人員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兩天一次,每次都是通宵,讓她中途想過退出、放棄,但看到醫護人員每天24小時的堅守,還有許多和她一樣的青年志願者們手把手向老人説明、進行資訊登記,不厭其煩地回答問題,她馬上調整情緒繼續投入工作。「這是我們生活的地方,理所應當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我相信我的家鄉定能扛過難關!」青春無悔,戰「疫」有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冬日凜冽的風雪,與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青年大學生志願者們再集結。團蘭考縣委發出青年集結號角,目前已有180餘名返鄉大學生迅速集結,再聚抗「疫」一線,而這支隊伍仍在不斷壯大。冬日的蘭考寒風蕭瑟,卻阻擋不了他們保衛家鄉的腳步。 青春生而無畏,他們用最堅韌的意志與最可愛的行動,時刻踐行著「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青年風采,共同助力家鄉疫情防控工作。在洛陽市汝陽縣城關鎮,返鄉大學生志願者們積極投身抗「疫」一線。他們身穿紅馬甲,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在卡點值班值守對進出人員測溫、登記、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併入戶發放疫情防控告知書,成為疫情防控的「好幫手」。「現在的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這是我的家鄉,能出一份力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寒風凜冽,他們一站就是七八個鐘頭,但沒有一人喊苦喊累,用辛勤和汗水守護著社區群眾的安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勇敢和擔當,築起疫情防控的青春長城。 此時此刻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無數河南大學生志願者或在防疫一線堅守,或正在奔赴一線彙聚成不懼不退的青春力量。他們用年輕的臂膀呵護著家鄉的平安與健康,用無私的奉獻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用堅定的信念守望著雪落疫散的黎明和朝陽。感謝所有青年志願者們,感謝所有堅守防疫一線守護家鄉、守護同胞的平凡英雄,這場中原戰「疫」河南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