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3 月

【2022選微鏡(42)】成立民眾黨就是為了柯文哲選總統?

■ 本刊特別報導 (圖/翻攝自柯文哲臉書) 立委蔡壁如上月18日邀黨代表舉行座談會,她說,民眾黨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柯文哲送進總統府;這是成立民眾黨最大的初衷,這個初衷從未改變。一個政黨的成立原來不是為了理念,而是為了某個人要選總統。柯文哲當初選了蔣渭水在1927年成立的台灣民眾黨作為黨名;刻意選在8月9日成立,這天是柯與蔣的生日。這些作法雖然有點假掰,但至少還有些價值傳承的味道,但如今蔡壁如不演了,原來民眾黨就只是柯文哲的助選團。有人批評親民黨是宋楚瑜的「一人政黨」,現在看來還不如民眾黨。蔡壁如說,她對自己已一無所求,餘生最大的願望就是送柯文哲進總統府。她才50多歲,為什麼要談「餘生」?她此生最大的願望不是身體健康、家庭和樂、子女有成,而是把柯送進總統府,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蔡壁如說2022能不能遍地開花,關係柯文哲的總統之路與民眾黨2024的前途,為了柯文哲,大家一起努力。原來選民眾黨的縣市長與議員,只是在選柯的總統樁腳,難怪這些人的素質不重要。柯妻陳佩琪隨後在臉書上宣示,今年底柯文哲卸下市長職務,「當然是積極準備選總統,不然呢?」,因為柯已經說過多次,他是直接準備,不選才是新聞。看來陳已經在宣示主權了,柯當上總統她才是第一夫人。陳佩琪回憶,2019年9月某個週二接近下班時間,柯文哲打電話問她是否登記參選2020總統,她回覆柯自己決定就好。但柯仍放棄登記,因為市政要8年才能完成階段任務,那時柯才連任不久,不想棄市民而去。陳佩琪講的就是9月17日,是總統候選人赴中選會登記為被連署人的最後一天,因為柯文哲要成為候選人必須通過連署。據瞭解柯的民間友人「國師團」要柯一定要去登記,但「市府幕僚派」卻反對,還在市長室僵持不下。後來前立委黃文玲帶著柯爸與柯媽到中選會要幫柯文哲登記,卻因超過17:30的時限而告失敗,隨後柯在中選會附近被發現。由此可見,陳佩琪說柯是為了市民才不選總統,看似雲淡風輕,實際上卻是暗潮洶湧,甚至根本是場「微政變」。

民進黨盛傳陳其邁年底得票若破百萬 將成儲備總統人選

■東方明 (圖/翻攝自陳其邁臉書) 九合一選舉今年底登場,六都市長成為藍、綠、白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台北之外,最受矚目的當屬南台灣的高雄。據民進黨內部消息傳出,原本被視為儲君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已中箭落馬,如果陳其邁年底在高雄得票數破百萬,幾乎就等同於拿到儲備總統的門票,成為台灣政壇當紅炸子雞,登上巔峰指日可待。二十多年來,高雄一向是民進黨的大本營,雖然四年前一度跌破所有人眼鏡,被韓國瑜打得七葷八素,但沒多久就回過神來,接連罷韓、補選兩場勝仗又把氣勢奪了回來,國民黨被打回原形,再加上陳其邁當上市長一年半來,蔡英文刻意挹注更多中央資源,使四年前參選高雄市長意外落敗的他,政治行情從跌停板逐漸回升,目前已慢慢拉到接近漲停板。2012年雄心萬丈的高雄市前市長陳菊,企圖心爆表,據說當年的市長選舉如果選票突破百萬,就有意直攻總統大位,與馬英九一決勝負,不料遇上高雄氣爆事件,雖然不影響她的聲望,但多多少少流失了一些選票,所以最後只拿到99萬票,也就此打破陳菊的總統夢。陳其邁雖然在前年市長補選只拿到67萬票,但近來民調快速上升,高市府聲稱招商引資突破四千五百億元,台積電、穩懋等科技大廠相繼在高雄落腳,更是為陳其邁連任大大助攻,年底選票可望突破「陳菊障礙」甚至衝破百萬,創下縣市長選舉歷史最高票的紀錄。

【如視我聞】廢止24名涉貪司法官的律師執照 能重拾民眾對台灣司法的信心嗎

■ 理應 許多涉貪司法官遭查獲後,在舊法制度下經常就會轉任律師,繼續執業;另外涉貪的律師懲戒期滿後,也能繼續執業,重回司法界。為了阻斷不良司法官、律師繼續存在司法界的管道,《法官法》、《律師法》均已完成修法,法務部也在去年底,廢止24名涉貪司法官轉任律師後的執照。早年律師、司法官專業門檻極高時,常常都會有「雙榜」(考上司法官及律師)的司法官出現;即使未考取律師,法官、檢察官晉升到「試署」(通常為第五年)階段,也可提出資料向法務部申請取得律師證書,因此大部分的司法官也都具有律師資格。這也讓司法官出包後,就能輕鬆轉任律師,繼續留在司法界,成為涉貪的司法官脫下法袍後,還能穿上律師袍站在法庭上為當事人辯護,獲取高額律師費用的怪異現象。為了阻斷不良司法官通律師的管道,《法官法》修法成「免除職務」或「撤職」的司法官,「不得充任律師,其已充任律師者,停止其執行職務」;《律師法》也修法「受一年有期徒刑以上刑之裁判確定,依其罪名及情節足認有害於律師之信譽」,得廢止其證書。因此法務部於去年底,經「律師資格審查會」決議通過後,廢止24名涉貪司法官的律師執照。這24名遭廢止律師執照的司法官,最有名的就是1972年就考取律師執照的前總統陳水扁。其餘均為犯下貪汙罪定讞的前司法官,包含被譽為史上最貪女檢察官陳玉珍,因長年向電玩業者收賄計2300萬元,遭判刑12年定讞;包庇前苗栗縣長何智輝而集體收賄850萬元的前高院法官陳榮和、李春地、蔡光治,以及前板橋地檢署檢察官邱茂榮,最後分別遭判刑18年、11年半、20年以及6年定讞;涉貪收賄的前高雄地檢署檢察官井天博,遭判刑11年半定讞。本次的《法官法》修法完成後,希望能重拾民眾對台灣司法的信心,也為司法改革邁向前一步。

【社論】俄烏戰爭將導致全球停滯性通膨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在蘇聯解體後,許多軍事工業設施,都由烏克蘭承接,頓時烏克蘭儼然成為「軍工帝國」,導彈、核武、航母等,都藉此技術為烏克蘭賺取了大量外匯。另外,烏克蘭號稱歐洲最大的糧倉,也大量的出口農作物到世界各地,擴大貿易額。但自俄烏開火以後,初期烏克蘭孤軍作戰,俄國誓言48小時拿下烏克蘭首都基輔,這時全世界才覺醒,開始各項的制裁、封鎖。當普丁下令攻擊烏克蘭時,可曾考慮,他這個決定將徹底改變全世界和很多人類的歷史,也將改變今後世界的關係。雖然俄烏戰爭是發生在烏克蘭境內,但是它所影響的結果卻是擴及全世界。因為全世界現在是緊密地相連著,任何地區發生動亂,就會牽連到許多地區。現在,美國與西方列強,開始禁絕俄國的石油跟天然氣的輸出,對全球的經濟跟貿易將帶來重大影響。另外對全球能源的使用策略,是否開始調整,很多國家開始考慮替代能源的政策,甚至對於核能的轉換時期是否該調整,或重啟核能的使用,以免受到石油天然氣的影響造成物價波動,這個影響是慎重而久遠的,更不用說國家間的彼此信任。俄羅斯境內銀行門口大排長龍,每個人都急於提領現金,因為俄國法定貨幣「盧布」匯率大崩盤,最大的問題是遭到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目前被排除在國際金融支付機構「SWIFT」之外,盧布將變成一文不值,除此之外,外匯存底也遭到凍結,無法進行國際貿易,63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無法流通,俄政府無法用來穩定盧布匯率。在能源方面,俄羅斯是全世界第三大的石油生產國。現在因戰爭價格開始大幅攀升,漲幅超過15%,預估可能會破140美元大關。在天然氣方面,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輸出國,但是價格漲幅也超過10%。歐洲國家所受的影響最大。另一個物產鈀金屬礦,俄羅斯產量占全球產值40%,大量應用在汽車及晶圓產業,若鈀金屬無法如期出口,將對汽車工業及半導體業產生影響。另一個是農產品「小麥」,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價格已上漲37%。縱觀如此結果,不管是基礎工業原料石油或食品小麥大幅漲價,結果就是造成「通貨膨脹」。COVID-19的疫情造成供應鏈大亂,所造成的大通膨,都還沒有真正結束,如今又來個俄烏戰爭,讓人民的苦日子更是沒完沒了。若是通膨的日子持續過久,將伴隨著高物價跟高失業率而來,可能吹起全球停滯性通膨的風向,這將是全球持續關注的焦點,若真如此,經濟學家預測,全球經濟將進入三年的衰退期,才能恢復以往的榮景。

郭台銘預言「2022大缺電」果然成真!

■ 本刊編輯部整理 (圖/翻攝自郭台銘臉書) 全台3月3日大停電,許多民眾、企業因此受到影響,目前財務及設備損失仍無法估計。然而,有網友翻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去(2021)年12月時,因為四大公投案未過,讓他直言「明年一定會缺電,但大家做了決定就不要抱怨」,如今真的大停電,讓網友直喊郭台銘為先知。郭台銘稍早對此也做出回應,針對先知一說,他也表達其看法。郭台銘透過新聞稿表示,他指出關於大停電,台電說明備載充足,所以應該不是缺電,是相關設備,電網及人為操作問題,無需多做揣測,既然是偶發事件,相關單位應記取經驗,重新檢討流程。只是當發生停電,大家不免就開始爭論能源議題,各說各話,每個人的切入點不同,無法聚焦,最後不了了之,郭台銘基於能源議題提供一些建言,但不和此次停電掛勾,能源議題關乎產業,民生,只有批評無法解決問題,也不要失焦於謾罵中。郭台銘首先提到,台灣的命脈在經濟發展,電力充足,供應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能源議題必需整合環保議題,國家發展,國安問題等一起討論,如今大家都把矛頭指向經濟部與台電,但這非一部,一公司能解決。針對經濟部長王美花,郭台銘指出自己認識她很久了,過去她在專利局,協助包括中小企業的專利佈局,認真負責,由事務官升任,在郭台銘的看法中是個好官,但他認為「台灣能源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單一經濟部的層級要折衝複雜的議題,郭台銘認為,任何人都沒辦法做好,防疫需要指揮官,能源也需要跨部會的指揮官。如今科技日新月異,全球環保減碳議題也促使我們必需走向零碳排,過去的認知不應該僵化,應該從能源性質的結構比例,考量台灣的現實情況,進一步優化台灣的能源政策,並引導民眾了解任何決定的得與失。此外,郭台銘也針對「先知」說法給予回應,他表示個人尊重民主社會的決定,所以去年公投後回答記者的問題重點不是公投結果如何,而是考量計算經濟成長和不穩定的電力來源後認為台灣有面臨缺電的挑戰,所以面對挑戰,要預做準備,而不是落於擁核反核,擁藻礁反藻礁之爭,準備充分,備而不用,但電力充足,經濟民生可能更加欣欣向榮,彼此有加乘效果。郭台銘認為,「政治要為經濟服務」,升高能源問題的衝突與矛盾只會內耗,不管誰在朝在野,專業問題回歸專業討論,能源與環保問題不應該是對抗,而是否考慮核能,也應該在不受政治干擾,不預設前提的情況下。昨天大停電或許和缺電沒有關係,郭台銘以產業資深人士的角度,為許多擔心缺電的產業與老百姓發聲,認為執政者應該不是為這一任期,或下一任期考慮,而是提出如何支持台灣長遠發展的能源政策,訂定轉型期間的因應策略,轉型痛苦的備案,又或是提出轉型不如預期的其它方案與準備,正所謂有備無患。最後,郭台銘建議政府舉辦提高層級的能源會議,責成跨部會足夠有權的能源指揮官,對以上的問題深入檢討,提出方案,針對能源議題,經濟部長的職位和負擔的責任不成比例,缺電非部長一人之罪,也非台電一家公司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