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5 月

111年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文青雁行-六堆文教與三進士特展」

111年度國中會考前夕,客委員客發中心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推出「文青雁行-六堆文教與三進士特展」。本特展以「六堆文人」為主題,透過插畫家的趣味插圖、互動多媒體、文物展品等元素,呈現今昔文青相遇的想像,帶領觀眾深入淺出的探索六堆地區文風鼎盛的文化背景,並介紹六堆客家的三位進士─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熱心公益與推廣文教的積極作為。 解說三進士展-左起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六堆三進士先期研究主持人劉明宗老師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此次展覽配合著六堆園區靚靚六堆常設展更新內容,同時感謝客家先賢投入公眾事務,如修建忠義祠、義民廟、修築堤防等,或是春風化雨的興學與資助學子們,這份精神深深影響著六堆及南北客家直到今日,深感欽佩。此次三進士後代的家屬捐贈文物及共同參與客家研究工作,才有今天這樣貫穿古今文青報效家國的故事,也為六堆客家勾勒出更完整的歷史軌跡。 六堆三進士展江昶榮後代第江照勇(右起)解說、兄江照仁(籃衣服)及夫人溫蘭英(紅衣服)、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 透過現代化科技認識六堆三進士展 清領時期在臺灣考取舉人及進士非常的不容易,要橫渡臺灣海峽抵達福建及北京參加考試,考取舉人的客籍則有33位,其中六堆地區的舉人就有21位,而全臺客籍進士就有4名,其中六堆地區則占了3位,分別是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可見六堆地區文人輩出。客家人重視耕讀傳家,不僅是對科舉文化的重視,更代表其對文字的珍視、知識的崇敬;因此在六堆地區伙房時常看到與「耕」、「讀」相關的門楣和棟對,同時六堆還擁有全臺灣唯一專祀韓愈的昌黎祠、保有敬字風俗文化等。直至今日,六堆地區仍持續重視教育與文化傳承,包含各類型的文教組織、豐富多樣的文化刊物、文化教育的活動慶典等。 六堆文青雁行開展儀式大合照 六堆三進士展開展進士後代合影-左起江昶榮進士後代溫蘭英、江照勇、張維垣進士後代張樹德、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黃驥雲進士後代黃阿彩、江照仁 客發中心表示,為了響應國際博物館日,5月22日也將舉辦「HAKKA嬉遊‧好客來尞」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並且呼應今年度的主題「博物館的力量」,結合在地社團共同展現博物館的精神與力量,教導民眾體驗藍染、檳榔扇等,相關報名資訊可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查詢;六堆園區樂於接待來六堆遊玩、體驗的遊客,更加希望遊客能夠常來客庄坐尞認識客家文化。除此之外,5月18至22日至常設展館(常設展、老照片展及三進士展)、六堆運動特展參觀打卡按讚留言並分享,可到遊客服務中心兌換小禮,相關資訊可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團查詢。

國際首次!中國青年科學家突破水稻低溫減產難題!

■ 本報特約記者 于西 周雷實驗室研究中 他皮膚黝黑,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在稻田與實驗室之間獨來獨往;他將北方粳稻耐冷基因克隆到南方秈稻種子基因中,迄今共培育出16個水稻新品種;他為「中國碗」裝「中國稻」增添底氣,為「中國稻」增添「中國芯」。他叫周雷,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與水稻為伴 「沒時間去想孤不孤獨」5月2日下午,從湖北洪湖看望父母返回武漢後,周雷換上膠鞋,戴了頂草帽,鑽進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的試驗田裡。他蹲下身子,撥開團隊此前插上的早稻秧苗,觀察長勢。這位80後青年科學家、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有一雙農民般粗糙的手:曬得黢黑、上面總帶有細微的小傷口。這是常年與水稻「親密接觸」留下的印記。事實上,每年超過300天裡,周雷都「泡」在田間地頭和實驗室,圍繞水稻遺傳育種開展科研攻關。十多年來,周雷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克隆水稻生殖生長期耐冷基因CTB4a並解析其分子機理,攻克秈稻花藥培養力低下等「卡脖子」難題;培育出16個水稻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5000多萬畝、增產糧食30多億斤。今年,為「中國碗」裝「中國稻」增添底氣、為「中國稻」增添「中國芯」的周雷,被授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1983年,他出生在洪湖一個農村,父母每年插秧、割稻,常常連午飯都來不及回家吃。一度,不到10歲的周雷做好飯菜送到田裡,最忙時他也要下田幫忙,一天插秧下來,「腰都直不起來」。這樣辛苦的農活兒,收入卻不高。周雷自小埋下一顆夢想的「種子」:他希望將來能通過技術改變農業現狀,「讓千千萬萬像咱爸媽這樣的中國普通農民,能過得好一點。」 周雷是「農民的兒子」,水稻曾伴隨他整個童年 1999年,周雷當時就讀的母校——荊州中學傳出一位從事水稻基因組研究的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周雷兒時埋下的那顆種子瞬間生根發芽,最終驅使他報考了華中農業大學。「原來,農學不僅僅是種田,還和生物學緊密相關。」本科期間,在做「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時,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用實驗探索生物學的魅力,從此對遺傳學實驗產生了濃厚興趣。後來,他考入中國農業大學碩博連讀,開啟在遺傳育種領域的求索之路。2010年,周雷博士畢業進入湖北省農科院工作。水稻良種是水稻產業的「晶片」,想起童年關於水稻的記憶,加之水稻是湖北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他選擇聚焦水稻遺傳育種開展科研。研究常年需要輾轉於實驗室和農田之間。夏天,為了避開最熱的時間段,周雷天剛濛濛亮就得起床,到地裡時往往還不到清晨6點。稻葉割手,起初周雷有點為難:衣服穿多了,40度的高溫天氣裡,一上午下來整個人被汗水濕透,還容易中暑;穿得少,胳膊又容易被割傷。他想出個法子:給手臂套上冰袖。稻田裡蚊蟲多,就套上膠鞋、長褲。 周雷實地檢查實驗田 冬天,湖北的氣溫就不適合做水稻繁育實驗了。周雷前去海南陵水基地開展「南繁」工作。試驗田裡,同事徐華山注意到,周雷常常在稻叢間一蹲就是幾個小時。頭頂太陽曬,腳下水汽蒸,身邊蚊蟲繞,周雷卻能聚精會神地把住穗頭,剪穎、去雄、套袋、授粉、封口、記錄、建檔……除了中午吃飯休息、晚上收工,周雷其他時間都在地裡。科研任務重,周雷經常春節不能回家。他倒不覺得孤獨:「認准了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沒時間去想孤不孤獨這回事了。」相反,他將「南繁」看作學習交流的好機會:各省的科研工作者吃住都在同一個小鎮上,有時甚至就在同一個基地裡,「相互交流學習非常方便」。首次克隆水稻耐冷基因 化解水稻低溫減產風險水稻遺傳育種是極具探索性的過程。與國內外的學者交流學習,是周雷積累經驗、尋找「靈感」的方法之一。2018年,得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有個關於水稻遺傳育種的科研專案,周雷決定前去訪問交流。不巧,等趕到時,專案組已離開了威斯康辛。他並未氣餒,而是跟隨華人學者、國際植物染色體生物學研究領域領軍科學家蔣繼明教授學習相關知識。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體系的源頭,所有技術問題的「總開關」。「做出來的東西首先要能說服自己。」老師的話讓他印象深刻。周雷後來也一直用這句話來要求自己和學生認真對待科研、對待農業理論基礎研究。回國後,他和同事創造性地構建出分子標記與花藥培養相結合的高效秈稻育種技術體系,花藥培養效率提高了7倍,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基於這一技術,團隊的科研項目「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獲得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回國後,他和同事創造性地構建出分子標記與花藥培養相結合的高效秈稻育種技術體系,花藥培養效率提高了7倍,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周雷清楚,「農業科研大多數時都沒什麼『重大突破』,而是克服寂寞之後、水到渠成的過程。」他坦言,一個新品種可能會有上百種配方,他和團隊要做的就是篩選出那個最優化的配方。糧食低溫減產問題,曾困擾我國農學研究者多年。周雷從研究生階段就跟隨導師李自超教授展開攻關,前後花費十餘年,終於在2017年首次成功克隆並解析分子機理的水稻生殖生長期耐冷基因CTB4a。這一研究結果也宣告了我國在水稻耐冷基因克隆領域的領先地位。「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把北方粳稻裡的耐冷基因克隆到南方秈稻種子的基因裡。大概5年後,水稻就可以從品種上解決低溫減產問題」,周雷有些自豪,「這樣我們國家就再也不用擔心低溫造成的糧食風險了。」破解鄂稻高產不優質難題 助力農民增產增收作為湖北省博士服務團成員,周雷從參加工作起便對口幫扶荊門市京山縣和宜昌市遠安縣,包括21個貧困村和30多家企業。湖北雖是水稻大省,但長期以來稻米品質不優、品牌不響。這也直接導致湖北稻價低、農民收入少。為此,周雷和同事堅持收集種質資源、選配育種親本,培育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在數以萬計的雜交組合中,育成了「巨2優60」等16個優質水稻新品種,兼顧了高產與品質。「看改種新品種的人賺錢了,其他農戶自然願意跟著種了。」2017年推廣巨2優60時,周雷告訴種糧大戶,這一新品種施肥量只需達到常規品種的三分之二,對方對此猶豫不決。雙方約定同步種植試驗。結果,新品種果然豐收了、品質也很高,最終得以成功推廣。 周雷實驗室研究中 前些年,在湖北省潛江市,看到小龍蝦市場火爆,很多農民「重蝦輕稻」。周雷很是心急:只養蝦不種稻,容易導致糧食安全隱患;小龍蝦價格波動大,也會造成農民收入不穩定。周雷和團隊展開為期3年的調研。在發現蝦稻田蟲害多、水稻易倒伏的缺點後,他帶領團隊培育抗倒抗病的新品種。2015年,團隊向湖北省有關部門提交報告,提出「蝦稻共作」的綠色發展模式。如今,這一模式已在湖北推廣,並輻射至江西、湖南,實現了每畝蝦稻田的水稻產量提升30%、農民收入增加50%。常年行走在田間,周雷曬得黝黑,也鍛煉出一副好身板。空閒時,他會約上好友打羽毛球。碰上學農的青年找他探討行業前景,他這樣解答,「希望在田野上。它需要面向產業,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可能會很累,但一定會有收穫。」如今,周雷已成為首批「湖北實驗室」——洪山實驗室的固定研究人員之一。他正努力培育出更優質的水稻品種,也希望能從原理上更好地解釋它,為培育出不怕冷、少生病、有保健功能的水稻做準備。「我現在在做的就是『藏糧於技』,通過科學育種把水稻的產量、品質再提升。」周雷期待,繼續為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2022海峽兩岸鄉村發展論壇開幕 兩岸共探鄉村融合之道

〔本報特約記者 郭其鈺報導〕兩岸鄉村向美向好的發展步伐不斷加速,融合發展更拓寬了兩岸鄉村的新空間。2022海峽兩岸鄉村發展論壇5月12日在浙江湖州開幕,180餘位來自兩岸的嘉賓共話鄉村發展如何優勢互補,攜手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中國自古是農業大國,鄉村是發展的重要陣地。如今在台灣很多鄉村也存在年輕人外流、缺乏生機活力的問題,在此方面,大陸的鄉村振興、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等可為台灣提供借鑒經驗。」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開幕式上表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大陸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農林22條措施」發佈實施一年來,台胞台企在融資貸款、開拓內需市場、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研發創新等方面取得實效。各地台企享受補貼、補助、貼息等超過1億元(人民幣,下同),獲得金融機構授信及融資也超過1億元。「有的台胞參與台博會、茶博會等各類展銷活動,不斷拓寬銷售管道,營收大幅增長。有的台胞通過土地流轉投資建立『開心農場』,成為當地網紅民宿,助力鄉村建設。有的台企技術成果成功列入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張志軍說,目前大陸的「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台胞台企根植大陸、更好發展提供新機遇。當日論壇中,台商馬准安分享了其投身大陸鄉村產業的創業經歷。在浙江寧波龍觀鄉,基於當地綠水青山的「高顏值」,馬准安打造了一個與山水自然相融的休閒樂園,「一半是山,一半是水,兩者相伴,我們通過『農業+休閒+拓展』的模式打造休閒產業。」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規劃設計院院長嚴力蛟提出,建設美麗鄉村不是為美麗而美麗,不是為生態而生態,而是要在「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的基礎上,把美麗、生態、風景、文化、鄉愁變成產品、生產力和財富。「做好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要把個性特色、差異性做出來,包裝幾個亮點、賣點、引爆點,提升鄉村的影響力、知名度、美譽度。」嚴力蛟說。

「火辣辣」的兩岸情緣 廣西台胞深耕祖國大陸獲評全國五好家庭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15日,全國婦聯表彰997戶全國五好家庭,廣西台胞莊久毅家庭榜列其中。來自台灣彰化的莊久毅攜妻子黃雅麟於2014年從越南轉回祖國大陸,在廣西草創家業,成立廣西兩岸紅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相繼在廣西崇左市憑祥市、天等縣、大新縣,北海市合浦縣,賀州市富川縣設立基地,種植「寶島美人椒」約6000畝,帶動6000餘戶村民脫貧。公司先後獲桂台現代農業合作示範基地、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美人椒種植標準化示範區等稱號。 莊久毅和妻子黃雅麟正在查看辣椒種植情況。 據莊久毅介紹,其祖籍地為福建漳州南靖縣,先祖於清初移居台灣。他從小深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影響,以德立身治家,要求子女厚德載物、克勤克儉。除妻子一直隨行陪伴外,還有一子兩女都在台灣擔任所在公司總經理,家人和睦共處,創業與家庭生活都充滿著濃濃情意。莊久毅是台灣有名的「辣椒大王」,與辣椒打了一輩子交道,「農林22條措施」出台,讓他看到農業發展的新機遇,他下定決心擴大他的「火辣辣」的產業,希望用辣椒助力鄉村振興,搭建起兩岸融合發展的橋樑。「台灣每一寸土地本來就是中國的土地,台灣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中國人,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兩岸統一是對得起祖先的正道,兩岸統一是必須也是必然。」莊久毅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遺餘力,多次在公開採訪中呼籲兩岸統一,在台胞中產生積極影響。今年已70歲的莊久毅還是一位「抗癌鬥士」,多年前不幸患口腔癌,當時心灰意冷,在妻子的貼心照顧與鼓勵下,他挺過難關,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回到祖國了,不只是我生命的延續,最後的餘生回報國家,回饋社會,留一點值得紀念的東西。」莊久毅說。

徒步4天3夜 閩台青年民俗尋根收穫多

〔本報特約記者 孫虹 張燕玲報導〕「第一次在福建參與徒步進香活動,沿路還有本地的專家講解當地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讓我們瞭解當年先輩們『唐山過台灣』的艱辛,收穫很多。」16日,台灣青年王廷維在福建泉州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5月12日上午,包括王廷維在內的30多名閩台青年,身背關公、陳文龍神像轎子,從福建福州一路徒步南下,歷時4天3夜,最終抵達泉州通淮關岳廟,完成了一場集民俗、交流、學習於一體的祖脈尋根之旅。據悉,此次「福滿唐山路·徒步向未來」2022年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尋根之旅活動由福州市台江區弘聖傳統文化交流服務中心、台灣桃園中壢受鎮月老宮、台灣桃園白沙屯媽祖聯誼會聯合主辦。正值福建連日暴雨,這趟尋根之旅更顯不易。大雨中,王廷維和同伴們互相打氣,沿著福州倉山區、閩侯縣、福清市,一路向莆田、泉州行進,沿途還邀請當地的青年專家講解民俗,如有著閩台婦幼保護神之稱的臨水夫人陳靖姑,代表中華「夢文化」的何氏九仙,以及被譽為「海峽和平女神」的媽祖等兩岸「福神」。14日,尋根隊伍途經位於泉州惠安縣的一瓣香媽祖文化展覽館,在此舉辦了一場以「瓣香迎福神,兩岸共慈蔭」為主題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沙龍活動。受邀的兩岸青年代表就媽祖、關帝等閩台兩地傳統信俗文化展開了深入交流。「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兩岸青年身體力行,攜手追尋傳統民俗,用年輕人的視角與行動去尋找祖先的記憶。」一瓣香媽祖文化展覽館負責人孫子璿如是說。在徒步中,王廷維總能想起電影《唐山過台灣》的主題曲。在他看來,歌曲裡提到的「香爐」「神明」「媽祖」一連串兩岸民俗裡的共有名詞,是先人們開發台灣的精神支柱,是閩台兩地共有的信俗,更是連接兩岸交流、增進心靈契合的重要橋樑。「在台灣,徒步進香的活動非常盛行,也有許多年輕的朋友參加。」台灣青年郭建志告訴記者,通過這一趟旅程可以慢慢學習、吸收,對閩台共同的民俗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