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2 月

中阿友好合作交流展在利雅德舉辦

〔本報特約記者 王東震報導〕中阿友好合作交流展12月7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辦。展覽分為「歷久彌堅」「合作新篇」「文明互鑒」三部分。展出的103張照片均來自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的珍貴館藏資源,生動展示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抗擊新冠疫情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成果。9日,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阿峰會)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專家表示,首屆中阿峰會彰顯了新時代下中阿雙方不斷深化現代化合作,在中阿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近年來,阿拉伯世界正掀起一股「中文熱」。目前阿聯酋、沙特、埃及、突尼斯4個阿拉伯國家已宣佈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其中,阿聯酋已有158所中小學及幼稚園開設中文課程,埃及首批12所公立中學中文教育試點也已啟動。

大陸秋收基本結束 各地多措並舉夯實來年豐收基礎

〔本報綜合報導〕根據大陸相關部門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大陸秋收已進入尾聲。除南方部分中晚稻和晚秋作物外,其他農作物收穫已結束。眼下,廣東1400多萬畝晚稻正在抓緊收穫。在廣州增城區,無人駕駛收割機派上了用場,一個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管理三台機器同時進行作業。浙江安吉梅溪鎮荊灣村3000畝晚稻迎來收穫,今年,安吉投入3000萬元人民幣,開展耕地品質提升改造工程,把原先的中低產田變成了高產田,基本上畝產平均達到1300斤左右。截至目前,大陸冬小麥冬油菜播種也基本結束。在河南南召,今年冬小麥面積達24萬畝,其中高標準良田占一半以上。廣安是四川的糧油生產大市,今年,當地通過冬閒田擴種等方式,冬油菜種植面積達84萬畝,同比增長20%。各地多措並舉,加強田間管理,夯實來年豐收基礎。

「北漂」台灣青年張毓中:努力做好傳達兩岸觀點的媒介

〔本報特約記者 張曉曦報導〕「我來自台灣台中,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台灣青年,我很希望努力去做一個可以傳達兩岸觀點的媒介,讓兩岸的人們、特別是青年更好地互相理解。」近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台灣青年張毓中如是介紹自己。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張毓中算得上是「Z世代」。在他看來,受到科技發展影響,「Z世代」在吸收資訊方面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與自主性,敢於挑戰一些傳統觀念,也更注重通過互聯網等線上方式與他人交流。「因為現在資訊攤平了,比如年輕人在職場上遇到問題,他們通過上網搜索、討論等方式,會瞭解到原來很多人都遇到類似的情況,那麼大家也會提出一些解決辦法,所以說『Z世代』的主觀性、反思能力是在逐步增強的。」他說。張毓中出生在台灣、祖籍河南,他一直以來都對「北方」很嚮往,對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更是情有獨鍾。「2014年,我曾參加過北京大學的一個暑期交流活動,在北京待了幾個月,然後2015年又來到北京,參加廣告相關的實習,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和北京挺有緣分的。」張毓中說,他眼中的北京,充滿了勃勃生機,很多新事物都在以獨特的秩序生長,同時又兼具豐厚的人文底蘊。於是,當2019年有朋友邀請張毓中到北京發展時,他欣然應允,從最初做品牌諮詢類的工作,到後來被地產公司挖走做市場管理,他逐漸熟悉和適應了北京的環境,但卻在2022年7月決定離職。「選擇辭職,主要是希望趁著年輕去探索、嘗試自己的道路,在大陸這種鼓勵創新和嘗試的氛圍下,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情。」張毓中表示,雖然商業地產資源豐富,主管也願意給予他機會去發揮,但時間久了難免會感覺經驗受限,在與主管討論後,主管認同他想挑戰的精神,並鼓勵他「年輕就是本錢,要放手大膽去做」。辭職後,張毓中的規劃包括出三本書,第一本是關於自己的「北漂」故事;第二本是關於「尋根」,挖掘自己家族三代的故事;第三本是計畫在大陸的自駕遊。同時,他還與朋友策劃做自媒體,以人文內容為主,希望可以成為溝通兩岸觀點的媒介和橋樑。張毓中說:「我的理想和抱負,就是想在如今兩岸的狀態下,仍然可以展現一些真實、平實的視角,去減少兩岸的偏見和誤解,這也是我的一個初心。」他認為,其實兩岸之間的互相理解並不那麼容易,因為從地理上來說,大陸太大,台灣太小。他在台灣的家人看到新聞中說北京下雪,打電話問候他,結果他一看,只是北京某個郊區下雪了,離他住的地方很遠。「但這些不同觀點有時候很有趣,我是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創作者,希望大家看到我的作品時給我一些回饋,這對我來說也是重要的激勵。」張毓中表示。年輕需要奮鬥,但也時常伴隨著迷茫,這一點張毓中也不否認。在如今的大環境下,離職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仍然在堅持。「真正的熱愛是你理解了現實的困難之後,依然選擇去做或者去熱愛這件事情。」他說。

台青奪得兩岸青年(南寧)助力鄉村振興短視頻直播大賽大獎

曾于庭在比賽中。 〔本報特約記者 倫俊芝 蔣雪林報導〕兩岸青年(南寧)助力鄉村振興短視頻直播大賽總決賽近日在廣西南寧落幕,評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4名。其中,一等獎被台青劉慶發團隊獲得,初賽中表現出色的台青曾于庭和彭歐雅,分獲二等獎和三等獎,初賽中表現優秀的陸配謝紅梅獲得優秀獎。劉慶發團隊系全國台企聯副會長、廣西崇左市台協會長黃薇彤所打造。黃薇彤成立的廣西苾荃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即食型果乾、農副產品及堅果等產品的加工、銷售及大宗貨物貿易,借助廣西邊境資源開展邊境互市貿易,近年來逐漸將重點轉移到南寧,進行互市商品深加工。她的公司是廣西較早涉足直播的台企,公司設有專業直播團隊。據瞭解,該公司每月抖音直播帶貨額達8000萬元人民幣左右,企業店鋪銷售量、曝光量、訪問人數和詢盤數在食品堅果類目商家中排名第一。曾于庭2016年登陸創業,現為廈門曦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其2020年底移師南寧,在當地設立合作店。在南寧,曾于庭多次參與了當地舉辦的台青助力鄉村振興直播實訓活動,並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的評定,獲得了電商直播專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據介紹,兩岸青年(南寧)助力鄉村振興短視頻直播大賽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台辦指導,南寧市台辦主辦,全國台企聯青年工作委員會、南寧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簡稱南寧市台協會)承辦,活動分為2022年邕台青年就業創業實訓交流活動、短視頻大賽(初賽)、直播帶貨大賽(決賽)等環節。

兩岸同胞相聚「雲端」話昭君

〔本報特約記者 郭曉瑩 龍蕾報導〕「多年來,興山與苗栗致力於傳承昭君文化,擦亮昭君品牌,從線下到線上,一次次互動、一次次跨越,興苗兩地同胞心靈越來越契合。」湖北省興山縣負責人曹宏偉7日表示,期盼與苗栗縣開展更廣泛、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第二屆鄂台(苗栗)昭君文化交流活動當天在興山縣和台灣苗栗後龍鎮新蓮寺舉行,兩岸昭君文化研究學者、昭君文化愛好者相聚「雲端」,共話昭君敘親情。宜昌市興山縣是王昭君的故鄉,苗栗縣新蓮寺是台灣唯一供奉王昭君的廟宇。兩地因昭君而結緣,多年來一直保持緊密聯繫,共同開展交流活動。2020年昭君故里成功申報「湖北省對台交流基地」。宜昌市委常委燕元沂表示,2009年以來,興山與苗栗以昭君文化為媒,在文化傳承、文旅康養、鄉村振興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結下了深厚情誼。當前,宜昌正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範城市,歡迎苗栗鄉親常來宜昌走走看看,分享宜昌發展機遇。宜昌也將在推動兩地民眾交往交流和厚植同胞情誼方面主動作為,進一步促進各領域交流交融。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表示,宜昌與苗栗已有三年未進行實際互訪,但仍以雲端視訊的方式搭起友誼的橋樑,期盼大家常來常往、交流互動,延續多年得來不易的成果,讓兩地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當日,宜苗兩地昭君文化研究學者還交流了兩地在昭君文化研究、傳播方面的成果。興山籍大陸新娘萬怡塵深情朗誦《鄉愁》《鄉愁四韻》,並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對話興山活動現場的親友。此次交流活動由宜昌市興山縣昭君文化研究會、苗栗縣昭君文化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