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1 月

「右腿會發光」的汶川女孩,有了新身份!

■本報特約編輯 李一錦 還記得在汶川地震中被埋三天三夜不幸失去右腿的四川女孩牛鈺嗎?她曾踩著「機械鋼腿」亮相上海時裝周被大家稱為「鋼腿女孩」驚豔眾人近日,這個來自綿陽的姑娘有了一個新身份——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7年出生的她也是本屆四川省兩會中年齡最小的人大代表之一 2022年牛鈺被授予「四川青年五四獎章」 在地震中不幸失去右腿 她用十年接納自己、擁抱生活2008年汶川地震中,11歲的牛鈺被一塊石板壓在了坍塌的教室廢墟下,「我要活著」這個信念支撐著她堅持了三天三夜。她等來了救援,保住了性命,卻永遠失去了右腿。這樣的現實讓牛鈺一度無法接受,她曾用海綿和衣褲包裹住假肢。也曾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的殘疾人身份,可父母告訴她想要好好生活,不必勉強自己變得和從前一樣,而是要「努力接受自己當下的樣子」。 汶川女孩報名參加汶川馬拉松比賽 汶川女孩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運動 從2008年到2018年,重生的牛鈺用了十年時間,學著去接納不完美的右腿,逐漸和自己「和解」。她摘掉了假肢上包裹的海綿,踩著「小鋼腿」到人潮擁擠的大街上走一圈。她給假肢綁上閃光棒,在夜色中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她報名參加汶川馬拉松,儘管傷口受到摩擦還會疼痛,但她依然在路人的加油聲中咬牙走完了全程。牛鈺還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鏡頭下的她,又美又颯又堅定。從「鋼腿女孩」到省人大代表 「希望殘障人士能夠被溫暖相待」牛鈺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平面攝影師。她每天在攝影棚裡忙碌,通過拍攝公益類原創視頻,呼籲社會關心關愛殘障人士。牛鈺曾說「我國的殘疾人總數超過8500萬人,我希望用自己一份力量讓更多人關注這個群體」。前不久,這個樂觀豁達的姑娘,成功當選四川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開心激動之餘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種責任」牛鈺說,自己的粉絲中有一部分是殘障人士,這些年她收到了不少建議,「以前我可能是在精神上鼓勵大家,但現在可以更多地做實事幫助像我一樣的殘障人士發聲」。 作為一名年輕的省人大代表,牛鈺說自己會加強學習,認真履行職責。她今年關注的是殘疾人基礎設施建設,「其實殘障設施建設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我希望隨著進一步完善,會有更多的殘障朋友走出來參與社會生活,讓這8500萬人能被溫暖相待」。牛鈺說:「身體上的缺失並不影響我們對生活的熱愛,不完美又怎樣,我們依然可以閃閃發光」。加油!牛鈺!

蘇州提供航班包位服務助台胞返鄉過年

〔本報特約記者 鐘升報導〕拎著蘇式八珍禮盒、捎上兩箱新疆紅棗,再帶上滿滿的思鄉之情。9日,一批蘇州台胞在上海浦東機場順利登上飛往台灣桃園機場的航班,準備與家人一起歡度春節。蘇州是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台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密切的城市之一。目前,近15萬名台胞在蘇州安居樂業,近1萬名台灣青年在蘇州學習、工作、生活。隨著新春佳節的臨近,返鄉過大年成為不少台胞迫切的願望。為幫助廣大台胞順利返鄉,從2022年10月開始,蘇州市台辦就積極聯絡航空公司為台胞返台提供包位服務,並協調東方航空公司為台胞開設專屬值機櫃檯、免費增加行李托送數量等。與闊別兩年半的家人見面、到總公司述職、抓緊時間拜訪客戶……台商潘先生本次返台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他表示,2022年,公司在大陸的業績出色,增長了一億元人民幣。這次回總公司述職,潘先生信心滿滿地希望幫共同奮鬥的台幹和大陸員工多爭取一些春節福利。他同時期望,「兩岸的交通往來能早日恢復往昔的暢通,讓我帶上還沒到過大陸的女兒來這邊看看。」機場工作人員現場指導填報資訊,行李托運一氣呵成。台胞劉先生說:「台辦和台協幫助我們安排好了一切。這次返鄉,花的時間比以往少了很多。讓我們感到暖意濃濃。」蘇州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清福表示,大陸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為台胞往返兩岸提供了很大便利。蘇州市台辦主動聯繫此次返台定向航班,還安排了送機服務,讓台商台胞能返回台灣與家人團聚、共度佳節,生動詮釋了「兩岸一家親」。據謝清福介紹,蘇州市台協將繼續開展會員走訪座談活動,瞭解台資企業經營發展情況,説明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宣導大陸出台的穩崗惠企政策措施,為台企、台商、台胞提供更多優質、貼心、精准服務,解決台企台商台胞的困難事、煩心事,令台商台胞更加安心地紮根大陸發展。

台商台農參展浙江農博會:對大陸市場很有信心

〔本報特約記者 錢晨菲報導〕2022年浙江農博會此間在杭州線下開展,展示展銷面積約4萬平方米,1600多家主體、1.3萬種農產品參展。本屆浙江農博會現場特設台灣展區,不少台商台農帶著特色農產品參展,受到大陸民眾青睞。「我在大陸居住了20多年,經常往返於兩岸之間。從2005年開始,我每年都會參加浙江農博會,向大陸消費者推介台灣的茶葉。」沈聖峯來自台灣南投市,溫杯燙壺、招呼過往客人品茶……浙江農博會已是他每年都要打卡的展會之一。「可以說我們是和農博會一起成長起來的,這些年通過參展,我們逐步瞭解了大陸消費者的需求,在保證傳統台灣茶特色的同時,對消費模式進行升級,推出了更符合大陸年輕群體的小泡茶,帶來參展的茶葉品種也逐漸多樣。」沈聖峯介紹,「茶葉是南投的特色農業產業,隨著台灣茶在大陸打開銷路,不少茶農也因此增收。今年我們企業台灣茶的進口量在1.6噸左右,市場回溫較為明顯,我們對今年的大陸市場很有信心。」不僅是沈聖峯,在台灣展區,不少展位展示了特色茶葉,包括烏龍茶、金萱茶、阿里山紅茶、東方美人等,引得消費者駐足品茗。來自台灣的參展商劉亭妤對本屆浙江農博會很是期待,「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農博會,家裡從爺爺輩開始一直種茶,以前的銷售市場主要在台灣,近幾年開始嘗試打開大陸市場,也認識了不少大陸的朋友。很期待此次能與線上的老朋友見面,並以茶為友認識些愛喝茶的新朋友。」在浙江寧波創業的台灣人林家安同樣是第一次參展浙江農博會。她忙碌地佈置著展台,首次參展就帶來了金門高粱酒等120餘種台灣飲品,足見其信心。林家安說,「金門高粱酒是台灣三大名酒之一,在大陸的認可度還有待提高,所以我在2020年開啟創業之路。一路過來,有了很多回頭客。這次參展的初衷就是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品嘗到台灣特色飲品,增加產品的曝光量。」

400餘件藝術作品詮釋「兩岸一家親」

〔本報特約記者 崔毅飛報導〕1月8日,「源.緣——閩台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展出。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福建博物院承辦,共展出400餘件閩台藝術作品,從戲曲、文學、書法、美術等方面詮釋了「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展覽將開放至4月9日。福建與台灣,在地緣、血緣、文化淵源等方面聯繫緊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時代。安溪寮、福安裡、泉州厝、興化坑、永春陂、同安宅、龍岩莊等以福建漳州、泉州地名命名的台灣聚落,以及詔安、梅山等100多個閩台同名村鎮,完整記錄了福建先民開發台灣的歷史軌跡。閩南話、氏族宗祠、布袋戲、媽祖信俗、閩南建築等習俗與藝術形式,時時訴說著閩台同根的綿長柔情。展品中,來自福建博物院的「江加走雕木偶頭」顯示了福建木偶戲的源遠流長。木偶戲在福建落地發展出多樣的表演形式,其中提線木偶、布袋木偶與鐵枝木偶並稱「福建木偶三絕」。神奇絕妙的木偶表演技藝為福建贏得了「木偶之鄉」的聲譽。明清時期,木偶戲隨著福建移民傳播至台灣地區,成為聯繫兩地人民文化和血緣親情的重要載體。泉州市博物館藏的清代金門風獅爺大門陶燈座,來自福建金門地區傳統建築,極具地方特色。閩南、金門等地設立在建築物的門、屋頂或村落的高台等處的獅子像,用來替人、家宅、村落鎮風辟邪。此外,莆田市博物館藏的金漆木雕人物龍紋桌燈,工藝巧奪天工。明清以來,一大批掌握木雕技藝的福建先民遷居台灣,把傳統木雕技藝帶到台灣的日常生活中。金漆木雕是閩台木雕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最早運用在佛像、神像的雕刻製作當中,後發展至建築裝飾、傢俱及日常生活用具中。金漆木雕以樟木、銀杏、冬青、杉、柏、楠等木材為原料,主要使用劈、削、雕、剔等雕刻技藝制木成形,隨後髹以色漆為底,再使用金箔貼金或塗抹上金水,成品流光溢彩、富麗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