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出來的重量可以多帶幾枚導彈,多加一些燃油!」
■本報特約編輯 楊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志強率領團隊瞄準關鍵技術突破「卡脖子」難題讓戰機打擊能力更強飛得更遠 6人工作1天→1人工作半天 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自2018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李志強已提交了10份提案,瞄準的都是科研工作中「卡脖子」的難題。 全國政協委員李志強 近年來,他率領團隊研發的航空複合材料「自動鋪放設備」也突破了瓶頸。這台設備標誌著航空複合材料結構件的生產,從依賴人工的時代進入自動化製造的時代,可重複、可大批量生產。李志強介紹十幾年前用複合材料造飛機,靠工人手工鋪疊,生產效率低,遇到大型構件就會犯難「一層一層地鋪,疊成一個飛機的結構形狀一層才0.13毫米,一個飛機結構最厚的可能要40毫米」。當時從國外引進的設備,產品適用性並不好,操作軟體的維護,不但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還要看國外專家的臉色。李志強和同事們,下定決心自己搞研究,「把裝備當作一個載體,形成一個完全自主的自動化的複合材料的鋪絲鋪帶製造系統」。 航空複合材料「自動鋪放設備」 自動化的複合材料的鋪絲鋪帶製造系統 李志強帶領團隊研製的自動鋪帶機 李志強帶領團隊研製的自動鋪帶機,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原來這道工序需要6個人工作1天,現在只需要1個操作工用半天時間就能把它完成」。他讓戰機的作戰能力更強 飛得更遠十幾年裡,他們的科研工作,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2022年,實現在我國航空裝備中應用。更厲害的是系統強大的資料庫可以彙集,高級技工們豐富的工作經驗資料,對軍用飛機來講,李志強所研發的這套系統,不只解決了生產效率問題,更解決了飛機的性能問題。「可以用更少的材料,來滿足飛機機動承載的要求,省出來的重量就可以多帶幾枚導彈,就可以多加一些燃油,這樣它的作戰能力就更強,打擊能力更強,而且飛得更遠」。目前,大型飛機樹脂基複合材料的用量,已經占到了飛機結構總量的一半。戰鬥機已經占到了三成。未來,隨著製造技術的成熟,成本降低,先進的航空複合材料,將有更多用武之地。 軍用飛機 李志強表示:「過去這十年我們研發的航空製造技術,支撐了『20時代』航空裝備的發展,這使我們極大地增強了信心,我們也準備好了,為將來飛機發展的,一些智慧化的生產製造系統技術,保障我們國家航空裝備,持續不斷地趕超世界先進水準」。 加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