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3 月

台灣姓氏宗親團來廈尋根謁祖

〔本報特約記者 林泓 陳哲文 楊曉輝 劉泓昱 俞舒林報導〕2月27日12時35分,隨著廈金航線「迅安號」客輪緩緩靠岸,來自台灣的姓氏宗親參訪團踏上五通碼頭,開啟來廈尋根謁祖之旅。這也是「小三通」復航以來首次規模性廈台民間交流,具有標誌性意義。兩岸心連心,共敘宗親情。湖裡區委台港澳辦主任方旭明和湖裡區五緣文化交流促進會的宗親代表,在五通碼頭熱情地迎接到訪的31名來自台灣的宗親參訪團,歡迎親人們時隔3年後再次來到湖裡開展宗親交流。在五通碼頭,參訪團成員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長楊維居說,這是許多台灣宗親們時隔3年後再次踏上湖裡故土,大家見到許久未見的親友們,都很興奮。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宗同祖,據不完全統計,湖裡區「八大宗親」在台灣同姓氏宗親500多萬人。一直以來兩岸宗親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廈門宗親赴台走親訪友,台灣宗親來廈尋根謁祖,彼此間往來頻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當天下午,兩岸宗親開展座談交流,回憶往昔,暢談兩岸宗親交流交往、商貿往來和推動兩岸「三通」往來便利等。台灣宗親孫錦聰說,2008年11月15日第一次在湖裡見到宗親的時刻,讓他永生難忘。「我們一見面就眼淚直流,這真的是兩岸間血濃於水的親情。」如今,希望借助宗親交流的平台,推動兩岸民間更多互動往來,讓兩岸親情更親。台灣宗親薛祖耀說,曾經從金門到廈門,就像自家中廚房到客廳一樣,那麼的近,那麼的自在。疫情寒冬已經過去,希望一起種下交流的種子,為兩岸的人民福祉作出最好的貢獻。台灣宗親蕭偉泉帶來了一份族譜。他說,金門蕭氏正在修撰族譜,從族譜中見證了蕭氏祖祖輩輩的根在這裡,也希望通過這次來湖裡能讓其中的宗親關係更加明晰。此次參訪團來湖裡區,是湖裡區五緣文化交流促進會於去年成立以來首次邀請台灣姓氏宗親登「鷺」交流。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市台商協會榮譽會長、湖裡區五緣文化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吳家瑩說,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大家的共同心聲,各位宗親搭乘中斷3年的「小三通」到達五通碼頭,等待大家的是兩岸一家的溫暖,更是對兩岸往來便利、交流熱絡的殷切期盼。

海峽台青基地巧搭台,共圓兩岸青年創業夢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近日,位於福清市高山鎮的海峽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又迎來了一批來閩創業的台灣青年。為助力台灣青年就業創業、追夢圓夢,國家稅務總局福清市稅務局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契機,走進海峽台灣青年創業基地舉辦惠台惠企政策宣講會,為台創青年提供暖心的政策和用心的服務,增強其紮根福清、深耕福清的發展信心。在知悉部分台創青年急需設立銀行帳戶,但開戶所需材料較多且其不瞭解後,福清市稅務局聯合當地興業銀行共同助力台企,將目前銀行開戶所需的相關材料羅列成清單告知台創青年,避免材料缺漏,方便台創企業後續業務開展。據悉,該基地自2017年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授牌設立以來,一直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吸引台灣青年來融創業,搭建兩岸青年交流橋樑,目前已有24家台創企業入駐。

國寶有靈.文物周曆

〔本報綜合報導〕本期《國寶有靈.文物周曆》的主角是「金鑲寶頭面(挑心)」。此套面飾是於2008年4月,由將軍山南麓「沐英家族墓群」黔國公沐斌繼室梅氏夫人的墓葬內出土。這是大陸迄今發現的明代頭面飾中最為完整的一套,由挑心1件、頂簪1件、分心1件、掩鬢2件、釵簪1件和耳墜2件組成,共計8件。此套頭面全部為金質,造型優美、技法高超,令人歎為觀止,堪稱明代黃金細工中的上乘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現存於南京市博物總館。

大陸企業「搶鏡」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本報特約記者 張佳欣報導〕2月27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巴賽隆納開幕。根據MWC發佈的消息,本屆展會以「時不我待——明日科技,將至已至」為主題。歷經3年疫情,中國大陸企業此次重新「出海」,紛紛展示自家最前沿的技術和概念。可捲曲的手機,讓手機保持涼爽的液體科技,以及「視網膜級別」的AR眼鏡……僅開幕兩三天,大陸參展商就上演了一波「吸睛」大秀。5G技術加速 華為獨佔鰲頭,華為公司在大會上全面展示了5.5G時代的領先技術、商業新機會以及產業進展。在此次大會上的2000家參展商和贊助商中,有150家是中國大陸公司,其中華為公司的參展人數最多。智慧手機能「冷」會「卷」,一加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在巴賽隆納引起轟動。這家大陸製造商發佈了一加11概念版手機,這款手機採用了全球首發的Active CryoFlux微泵主動液冷散技術。搭載國外技術搶市場,小米公司在會上展示了其採用高通驍龍Spaces XR2平台的新款無線AR眼鏡。該AR眼鏡採用兩個微型OLED螢幕,最高入眼亮度達1200尼特,角解析度為每度58圖元,接近「視網膜級」。

台盟中央紀念「二二八」起義76周年

〔本報特約記者 楊程晨報導〕2月28日正值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又稱「二二八」事件)76周年,台盟中央邀請來自兩岸的10餘位民間團體人士、專家學者在北京舉辦紀念活動。「二二八」起義發生於1947年2月28日,台灣人民不堪國民黨當局專制獨裁統治,掀起反對專制統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運動。台盟的成立則與台灣「二二八」起義有直接聯繫,也被稱作「二二八之子」。28日舉行的活動名為「追憶.啟示——紀念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6周年」。全國政協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發言表示,「二二八」起義反映了當時台灣同胞要求剷除腐敗、推動政治改革的正義呼聲。台灣人民的民主自治訴求是基於肯定台灣與大陸不可分割的血脈聯繫,而「台獨」則是要割斷這一血脈聯繫,這是民主自治與「台獨」的本質區別。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口述歷史小組成員、台灣青年作家張鈞凱說,「二二八」事件是在中國「轉折年代」愛國民主運動的一頁和延長線。台盟的誕生,象徵著台灣人民與新中國的歷史連結。談及當前台海局勢,他表示,重看「二二八」事件的積極意義在於,它是兩岸心靈契合的歷史起點,是彌合包容取代仇恨廝殺的歷史原點。這也為中華民族復興與台灣社會變革注入了豐沛的歷史與思想資源。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李娜說,台盟是「二二八之子」,這個身世是歷史轉折中為民族承擔重任的光榮,是重要的歷史遺產。台盟的創建者們,他們自身的生命史、精神史,也是值得研究的遺產。如何讓這份遺產對兩岸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李娜表示,認識台灣的「被殖民」「去殖民」問題,是深入台灣社會歷史、人心繞不過去的課題。除了對「二二八」起義的研究,台盟的誕生及早期創建者們在台灣光復前後,乃至日據時代後半期的文化與政治活動,都包含著對日據時代殖民創傷及其遺留問題的認識,以及台灣如何更好回歸祖國的重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