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5 月

兩岸近700名選手競逐平潭自行車賽 台灣騎手奪冠

〔本報特約記者 閆旭報導〕闊別三年的兩岸職工自行車賽,21日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再次鳴槍開賽,吸引兩岸近700名選手競逐。此次賽事分男子公路青年組、男子公路大師組、男子山地組及女子組四個組別。賽道設在被譽為平潭「最美騎行路線」的環島東路,以龍鳳頭海濱浴場的海漁廣場為起終點,往北至龍鳳山莊榮譽酒店折返後,再往南至海壇古城折返,單圈長度12公里。各組別選手分別完成3圈到5圈不等的騎行路程,上演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競賽。台灣新竹市自由車隊的車手徐禦凱首次到平潭參賽,在男子公路青年組比賽中斬獲冠軍,直呼「意料之外」「運氣很好」。「平潭的風景很有特色,騎著自行車到處走走看看,心情很好看,有機會也想在平潭環島騎行!」在台灣,徐禦凱喜歡環島騎行。與往屆不同的是,此次賽事新增了兩岸騎遊活動,吸引500多名兩岸選手環騎平潭北半島,線路全程63公里,途經北港村、長江澳海上風力田景觀帶、北部灣生態廊道及石牌洋等多處平潭著名景點。一支由平均年齡約65歲的200名台灣騎手組成的「不老騎士鐵馬隊」,參加了騎遊活動。「有心就不覺得累!」滿頭白髮的騎手林宗榮退休後,愛上自行車運動,常來平潭參加兩岸職工自行車賽,也在比賽中交了不少大陸朋友。在他看來,運動賽事是兩岸交流非常好的視窗。本次賽事由福建省總工會、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台灣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共同主辦,旨在進一步融合兩岸「體育+旅遊」的內涵,打造「體育+交流」的賽事主旋律。

天上有兩顆星告訴我們:好好吃飯,健康長大

■本報特約編輯 劉一晨 兩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一位躬耕田野一稻濟天下一位無影燈下肝膽兩昆侖他們離去了留給我們無盡的懷念…… 袁隆平年輕時,袁隆平決意報考大學的農學專業。父母都不同意袁隆平,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說服了父母。「讓所有人遠離饑餓」這個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夢,讓袁隆平展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追逐。 年輕時的袁隆平研究水稻中 後來,袁隆平成就斐然,表彰無數但他一直惦記的,仍是「下田」。湖南省農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塊試驗田,儘管已經90高齡,袁隆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邊「打卡」。 回望袁老一生,宏願並非一時頭腦發熱,而是一代中國知識份子對家國命運的情懷和擔當。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始終為端穩中國人的飯碗和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不懈奮鬥。 吳孟超「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從醫70餘年,由於常年手術吳孟超的右手明顯變形,食指指尖微微向內側彎,不適合簽字、吃飯卻是拿手術刀最平穩的姿勢。關於自己的手吳孟超曾幽默地說「這個手呢,比臉重要!臉老了無所謂,但手的感覺要保護好」。正是靠著這雙手,吳孟超在手術臺上戰鬥了一輩子,直到2019年97歲高齡才正式退休,他將16000多名患者拉出了生命的絕境。在吳孟超院士的紀念像旁,擺放著一尊手模雕像,那是一雙穩穩拿著手術鉗的手正在進行手術。 「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 吳孟超院士的紀念像旁,擺放著一尊明顯變形的手模雕像 吳孟超曾在手術臺上,站了整整12個小時為患者切除36斤重的巨大腫瘤,由此得了一個「吳大膽」的稱號。他也曾面對高風險,為一個僅4個月大的女嬰摘除了體內的腫瘤。吳孟超曾把自己比作戰士,「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年過九旬,他仍堅持每週做3台以上的手術,走下手術臺的吳孟超說「我老了,我的日子不多了……我得爭分奪秒」。吳孟超生前,把日記寫成手術筆記,清晰記錄每一處開刀位置,日記最後一頁記錄著他行醫生涯的最後一台手術。 Previous image Next image 兩年前的今天袁隆平、吳孟超院士離開了我們天空中永遠閃耀著8117星和17606星 想念的時候就抬頭望望星空有兩顆星星在告訴我們:好好吃飯健康長大

岩灣技能訓練所啟用新佛堂 鐵窗注入清流音

■ 法務部矯正署岩灣技能訓練所新聞稿 岩灣技能訓練所為使所內同仁與收容人能藉由拜佛及瞻仰佛菩薩之慈悲莊嚴法像,清淨內心躁動不安之氣,並珍惜可貴人生,發起積極善念,自利利他,進而慈悲濟世,於2023年5月18日由一群熱心來自屏東上善淨宗學會志工群,身著整齊灰色居士服,在吉時辦理佛像搬遷安座灑淨儀式,將原先擺設於庫房之佛像及佛堂設備重新整修搬遷至開放處所,希望藉由地利之便,讓所內同仁及收容人得以經常參拜禮佛。 上善淨宗學會住持導師一淨法師,受邀為所內象徵佛教最高的精神領袖本師釋迦摩尼佛,以佛教行儀做灑淨祝禱、以禮讚文稟告天地,莊嚴的將佛像妥善安座於所內四教區一樓中庭佛堂。所內利用原先閒置空間與設備,簡單鋪上黃色絨布,左右擺上宮燈、花瓶,在無預算的情況下,該所林所長偕所內同仁共同發揮巧思後,一個開放式的心靈場域儼然成形! 所長林順斌表示,妥善利用既有資源,強化幹部間的溝通、凝聚向心力是其到任後正在學習與努力的目標;也期望新設佛堂能讓所有暫時無法回家的收容人有個禮佛、淨心、懺悔己過,洗心滌慮的處所,同時能讓收容人沉澱、思索未來時,找到重新出發的契機並順利復歸社會。

廣東河源發現全球罕見新物種

〔本報綜合報導〕據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白溪保護區」)官方微信消息,近日,白溪保護區科研團隊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Nordic Journal of Botany》發表了「河源堇菜」的相關論文,經權威鑒定,「河源堇菜」是全球罕見的植物新物種。2021年,白溪保護區科研團隊在河源市紫金縣西部地區進行植物科考時,發現了一種全球罕見新物種,該物種系極危植物,並命名為「河源堇菜」。「河源堇菜」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擁有紫色花瓣。這是首個以河源命名的種子植物,屬河源特有物種。「河源堇菜」這一新種的發現,對廣東省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具有重要價值,豐富了植物物種多樣性和遺傳資源基因庫,拓展了廣東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也為觀賞植物種類的育種增添了新的基因資源,助力綠美河源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