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小朋友在廈體驗「拜契」民俗
〔本報特約記者 方豔豔 陳紫琳 林坤山報導〕春和景明,萬物生發。5月12日(農曆三月廿三),兩岸多地舉辦活動紀念媽祖1063年周年誕辰。5月13日上午,廈門朝宗宮為台籍小朋友舉行「拜契」儀式,寄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與美好祝願。「拜契」在閩南及台灣廣泛流傳,是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動。在孩子幼童時期,一些父母會帶著孩子到廟裡立契祈求神明收作義子(義女),以祈福禳災。孩子滿十六歲參加成人禮後,父母會再到廟裡拜謝神明庇佑小孩平安長大並焚燒契書。在當天儀式上,家長孩子們一起跟著朝宗宮管委會主任林招治行禮、獻花。林招治表示,作為古老的渡台港口,朝宗宮媽祖是當時人們的精神慰藉和鄉愁原點。為重拾記憶,特意選擇媽祖誕辰日,帶領台灣小朋友感受傳統禮儀文化,祝願小朋友們健康成長、學業有成、家庭幸福。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民俗專家盧志明表示,「拜契」活動讓親子關係更加溫馨,讓台籍家長和小朋友感受到兩岸同根同緣的歷史文化。參與活動的金門前副縣長吳友欽帶來手寫祝福帖、文具、金門風師爺等小禮品送給孩子們,祝孩子們「金榜題名」。吳友欽早期從事教育事業,他深有感觸地說,兩岸在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聯繫密切,「戰爭無情,和平無價,交流無悔,合作無敵」,若兩岸青少年從小就開始交流,成為朋友,兩岸怎麼可能會有戰爭。台灣近年來經濟停滯甚至倒退,現在大陸同胞無法去台灣旅遊和交流,他希望兩岸能儘快全面恢復交流。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監事主席陳奕紘表示,大陸一直在發揚光大中華文化,兩岸文化交流有利於台灣年輕人瞭解大陸。今年暑假他也會帶學生來大陸,讓他們看看祖國的繁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