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7 月

冀台音樂人同台獻藝 唱響兩岸一家親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近日,「青春放歌,冀台同唱」第五屆冀台經典音樂交流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功啟動。冀台兩地音樂界著名專家學者和音樂人同台獻藝,用歌聲抒發情感,用歌聲唱響兩岸一家親。該活動是河北省台辦牽頭,河北省直有關部門共同傾力打造的對台青年交流品牌平台,疫情期間連續三年線上上舉辦,吸引冀台兩地大批音樂人踴躍參與,在海峽兩岸引起熱烈反響。今年,台灣音樂界35名專家學者和青年歌手來冀交流,共續音樂情緣,放歌青春夢想。據悉,此次活動主要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冀台同韻」,文化采風。圍繞河北省冬奧冰雪文化、長城文化、草原文化等內容,組織台灣音樂人在河北進行采風活動,激發靈感,放歌燕趙。二是「冀台同論」,音樂交流發展論壇。圍繞「兩岸音樂發展和現狀」「互聯網時代的華語流行音樂面對的機遇和挑戰」等主題組織冀台音樂人和青年學生進行座談演講。三是「冀台同唱」,兩地音樂人共同譜寫歌曲。以雙向互動、作詞作曲的方式,為本屆活動創作主題歌曲《一起回家鄉》,作為本屆冀台經典音樂交流會成果之一。冀台兩地音樂人分別在河北師範大學、河北建築工程學院舉辦冀台音樂交流會和音樂沙龍兩場大型活動,一起回顧該平台搭建以來的感人故事,展望冀台音樂交流的廣闊前景。河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霍海斌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河北省台辦深化推進冀台交流合作,連續打造一系列品牌平台,特別是通過共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推動兩岸關係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他希望台灣音樂人當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推動者,當好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當好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北篇章的講述者。台灣國際藝術家協會理事長白玉光在致辭中表示,台灣音樂文化獨具特色,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今後希望通過冀台音樂文化交流平台,加大音樂文化交流力度,提升兩岸音樂發展水準,深化交流合作領域,讓更多台灣音樂界人士攜手同心,共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昆台聯誼活動舉辦 推動特色產業高品質發展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日前,由雲南農業大學、昆明市台聯、盤龍區委統戰部主辦,雲南省滇台特色農業產業化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特色產業高品質發展研討會暨昆台聯誼活動在雲南農業大學滇台中心舉行。與會嘉賓圍繞如何通過昆台產學合作、融合創新,補短板、強弱項,推動高原特色農業、鄉村特色產業、文旅產業等重點產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等展開研討交流。雲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院長、教授和勁松,昆明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順雲分別圍繞會議主題作主題發言,昆明統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嘉雄、台滇專案發展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允愷等台企代表進行交流研討。會上對設在雲南農業大學滇台中心的「台胞台屬聯誼活動基地」和設在桃源社區、水晶宮社區的「台胞台屬聯誼服務站」進行授牌,並為聯絡專員發放聘書。據瞭解,昆明與台灣在農業方面的交流往來由來已久,從上世紀90年代與台灣農會的交流交往,雙方互派農業專業人士常態化的交流互訪,到現在通過組織開展農民豐收節、昆台美食節、台商台企縣區行、兩岸婚姻家庭走近昆明等活動。尤其是近年來,昆明市台聯依託雲南農業大學滇台中心的「春融同心·昆明市統戰文化基地」——昆台現代農業科技文化交流基地開展了一系列具有農業科技文化交流特色的活動,吸引了更多台企台胞來昆圍繞「六個春城」建設,開展「三農」交流,積極融入昆台「三農」高品質發展的新格局。

京台青年職工廚藝技能交流大賽在京舉辦

〔本報特約記者 邰思聰報導〕2023年兩岸青年峰會系列活動之「情繫兩岸 香溢京華」京台兩岸青年職工廚藝技能交流大賽11日在京舉辦。來自京台兩地的20名選手,以中華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節氣為創作靈感,同台競技,上演了一場色香味俱全的比拼。此次比賽包括中式烹調、中式麵點、宴會冷盤和西式麵點四個項目。比賽採用評委評分制,邀請烹飪大師王海東等資深專家擔任比賽評委,對所有菜品的「色香味形意時」進行打分。經過激烈角逐,10名選手獲得金獎。記者在現場瞭解到,此次比賽可謂高手雲集,北京同和居食府有限公司、北京便宜坊京味緣餐飲有限公司、台北市餐飲業職業工會等單位,均派出從業多年、經驗豐富的廚師參賽。夏沐荷酥、彩拼攜手共進、飄香盛夏藕蔬之戀……在一個個動聽的菜名背後,是一道道美味的菜品。比賽中,廚師們各展所長,煎、炒、烹、炸輪番上陣,比賽現場香飄四溢。來自北京同和居食府有限公司的選手楊春元說,此次比賽為京台兩地選手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台,也讓他的廚藝進一步提升。此次比賽中,他憑藉精心製作的油淋萵筍圈獲金獎。京台職工廚藝技能交流大賽此前已在台灣舉辦三屆,今年是首次在北京舉辦。本次比賽由北京市總工會主辦,北京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台北市總工會承辦。

應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法律地位與責任承擔

■ 理應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帶來了許多的好處與便利,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我們也需要思考與探討相關的倫理和法律問題。特別是當人工智慧在運作過程中造成傷害時,我們應該明確界定造成傷害的主體為何,以確保相關責任能夠明確承擔。在這個議題上,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是否應該賦予人工智慧法律人格。法律人格是指在法律上被視為具有權利和責任的實體,通常是指個人或企業。以此觀點來看,賦予人工智慧類似公司的法律人格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案。這樣的安排將使得人工智慧擁有自己的法律地位,並能夠對其行為承擔責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賦予人工智慧法律人格並不表示人類可以將所有責任完全歸責於人工智慧。相反,這種安排更多地是為了明確界定人工智慧在法律紛爭中的地位,並降低其對人類社會的衝擊。這樣的做法可以更好地解決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法律問題,並為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提供有力支持。除了法律人格的問題外,我們還需要考慮醫療人工智慧造成的傷害應如何分擔的問題。醫療領域是人工智慧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然而,當人工智慧在醫療過程中出現失誤或造成損害時,我們需要明確界定相關的民事責任。在這方面,可以將強人工智慧與弱人工智慧區分對待。對於強人工智慧,我們可以賦予其法律人格,並建立相應的監管機構,要求其進行註冊和合規操作。而對於弱人工智慧,相關責任則由人類承擔。這樣的分工可以更好地平衡人工智慧的應用與風險,並確保醫療人工智慧的安全與可靠性。在探討人工智慧的法律地位和責任承擔時,我們也應該關注相關的倫理和社會問題。人工智慧的發展帶來了許多的好處,但也伴隨著一些風險和挑戰。因此,我們需要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政策和倫理規範,以確保人工智慧的應用符合社會的期望和價值觀。綜上所述,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挑戰和問題,特別是在法律地位和責任承擔方面。賦予強人工智慧類似公司的法律人格,並建立相應的監管機構,可以更好地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同時,我們也應該重視倫理和社會問題,確保人工智慧的應用符合社會價值觀。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人工智慧才能夠實現其潛力,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大的福祉。

郭台銘的「寄生式打法」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 秦慧珠 柯文哲在2018年競選連任時,自稱自己的選舉是「寄生蟲式」打法,也就是「柯市長候選人」寄生在「柯市府」內,附身在「柯市長」身上,把市政行程和選舉行程混搭,讓市政資源為市長候選人服務。這種現象每個在位者、有執政優勢者和政黨,都是如此,但沒有人像柯文哲一樣說的直白,說自己沒錢,民眾黨很小,只能用「寄生蟲式」的打法打選戰。但我觀察郭台銘的選舉方式也是「寄生式打法」(我不好意思說是「寄生蟲式」),郭董用寄生方式打選戰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缺少政治資源和政治人脈。郭董(現在很少人再叫他「台灣阿銘」了)7月14、15、21日三天要跟吳子嘉的媒體合辦活動,吳子嘉是媒體人,跟誰合作都是他的自由,是否是業配也心照不宣,但主持人偏偏找的是國民黨的立委候選人徐巧芯。徐巧芯話說的輕巧,她說郭台銘若在活動中突然宣布參選,她將直接離開現場。徐巧芯說的根本不可能存在,郭董再笨也不會在別人的場子宣布參選,一定會精心設計出場時間和場景、宣言,謀定而動,何況他還要繼續「寄生」在藍營這些小雞身上,直到揭開底牌,是否獨立參選為止。因為一旦真的宣布獨立參選,那就是跟國民黨分道揚鑣,徐巧芯等人再幫郭董站台,就要被黨紀處份了。(怎麼處份?是撤銷提名改提名費鴻泰?還是記大過一次?)郭董雄心不死,壯志已決,是誰都看得出來的,這一局,他無意停止「為國為民」。但保持曖昧,繼續「寄生」也是他的策略。昨天黃健庭和郭董針對是否有「Plan B」的一番攻防最經典,郭辦反駁時指出「不能理解為何黃健庭要從中加以挖掘、扭曲、抹黑、捏造等政治操作,成為打擊友軍的武器。」這段話我看了兩遍,因為看到「友軍」兩字,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再看一次。郭董自稱是國民黨的「友軍」—不是同志,不是同一支部隊,而是「友軍」,說的已很清楚。昨天的反駁中,另一段話更有趣:「郭辦呼籲,有心人士不應持續居中,操作非綠陣營的敵對與分裂,製造親痛仇快的局面。」此話是說,郭董期待的是非綠陣營不要敵對與分裂,而黃健庭秘書長是「有心人士」,在製造敵對與分裂。黃健庭是虔誠的基督徒,我相信他是不會說謊的,只是有些話在相好時說的,如Plan B,是掏心扒肺的兄弟義氣,到了相怨時就是陷人於不義的居心叵測了。因為Plan B對郭董現在要去選是不利的,一旦承認了,就很難再寄生藍營了。而白營呢,民眾黨家小人少業不大,郭董採的策略不是「寄生」而是「共生」。到金門跟柯文哲十指緊扣,海邊共賞無敵美景,是經典的「共生」代表作。7月1日,侯友宜跟韓國瑜在黃復興黨部上首次見面,而之前郭粉即放出風聲,7月1日要在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上發送連署書,但這個消息被郭辦否認,聲稱法定的連署要到9月才開始,所以7月1日不會發起連署的動作。這也意味者,郭董的寄生與跟藍營人士和立委小雞間的曖昧,會持續到9月正式連署前。昨天郭台銘說他是「友軍」,國民黨隨後也回應指出,要達成政黨輪替,國民黨不能沒有郭台銘。國民黨此時此刻,既無法阻止郭台銘「寄生」,也不能割捨郭台銘,只能一切吞忍。白營的柯文哲則靈活直白的多,柯文哲昨天接受李明賢專訪時自爆,民眾黨已經提名他參選(其實是柯文哲提名他自己的),他一定會參選到底,還說郭董的計劃第一步是併購國民黨,第二步是併購民眾黨,第三步是獨立參選,所以他現在很怕接郭台銘電話。柯文哲言下之意是,郭董已知併購國民黨不成(國民黨已不可能換侯),現在想併購民眾黨,而柯文哲不想被併購,也不想當郭的副手,所以不接電話。民調專家游盈隆說,今年這一局熱鬧有餘,精彩不足,因為都是野黨自己在亂。他說民調板塊已很清楚,10%的人不表態不投票,剩下90%的人,40%支持賴清德(民進黨),50%支持非民進黨,這50%拆成柯、侯、郭三份,就是20%、15%、15%,郭台銘排第四,不會比侯友宜好,頂多差不多。這樣的選舉結構應該已固化了,很難再變動,所以柯、侯、郭三人都得當「友軍」,組聯合部隊去攻打執政大軍,否則就一起戰死沙場。這個道理一點也不深奧,每個候選人陣營都知道,只是人性往往如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每個英雄都覺得自己是武松,喝了三碗酒就能獨自上山打老虎!柯、侯、郭三人都是自我意識強大、個性表現固化而難以改變的英雄,每個人都自覺比武松更厲害!但老虎只有一隻,三個人分頭去打,也打不死三隻老虎來!由郭台銘對黃健庭的回應可預見,他目前還不想跟國民黨決裂,還想「寄生」下去。國民黨也只能繼續看下去!(轉載自秦慧珠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