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10 月

遼台兩地中華母親情書畫作品展在瀋陽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宮旭報導〕由台盟遼寧省委會和遼寧省台聯主辦的「遼台兩地中華母親情書畫作品展」,10月10日在瀋陽市美術館開幕。據瞭解,本次展覽涵蓋遼寧和台灣兩地民間藝術家的書畫作品200餘幅,其中不乏名家墨寶珍品。展出的作品主題鮮明、立意深刻,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展現了兩地藝術家精湛的藝術水準和深厚的文化修養。本次展覽通過作品的展出,展現中國大美河山和中華民族尊母、敬母、愛母、孝母的傳統美德,弘揚傳統文化,激發民眾熱愛祖國、禮贊母親的情感,增強中華傳統文化認同感、自信感和自豪感,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兩地藝術家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紐帶,以書畫作品展為載體,以筆墨為媒介,用藝術語言傳遞兩岸同胞血脈親情和文化認同。」全國台聯副會長、遼寧省台聯會長周琪在展覽現場表示,此次展覽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具體舉措。周琪說,相信通過此次展覽活動,將讓遼台兩地同胞進一步增進情感、加深交流、尋求合作,希望遼台兩地密切往來、共同攜手,續寫交流合作新篇章。據悉,展覽將持續展出至10月15日。

兩岸同胞昆明研討生態文明建設

〔本報特約記者 胡遠航報導〕11日,「彩雲之約」綠美雲南生態文明研討會在昆明舉行。來自兩岸及海外的專家學者、嘉賓齊聚一堂,為共建美麗中國建言獻策。此次活動以「同心護生態,共用新發展」為主題,是雲南省今年新打造的「彩雲之約」品牌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由雲南省委台辦、雲南省人大外事與華僑委員會、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雲南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共同主辦,邀請台東縣議會、泰國國泰同盟會、緬甸台商總會等機構的代表、專業人士參加。雲南省委台辦主任鄧恒源致辭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滋養了生態文明思想。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生態文明思想,站在為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攜手共建美好家園。他表示,雲南正努力建立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體系,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雙贏。歡迎更多台灣同胞參與雲南綠色低碳迴圈產業建設,圍繞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咖啡、中藥材等重點產業,共同推進生態環保產業;加強綠色能源、高原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生物醫藥、大健康等領域合作。中央台辦六局副局長郭大志指出,今年,中國經濟運行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品質總體穩定,充分說明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成為全社會的積極行動。雲南素有「動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的美譽,承擔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要職責。海外及兩岸同胞齊聚雲南探討生態文明,正逢其時、正逢其地。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以視頻形式對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祝賀。他稱,雲南是他去過的最美麗的地方之一,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環境保護,對兩岸及全世界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課題,希望兩岸朋友們能在迴圈經濟、環保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生態文明建設關乎我們的未來,更關乎地球的永續發展。」台東縣議會議長吳秀華說,台灣一直以來積極推動綠色產業,雲南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強省。期待以此次交流為契機,與雲南開啟低碳生態觀光旅遊、環境教育、綠色建築等領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當日,南開大學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黃清賢,及雲南省環境科學學會高級工程師李唯,還就「中國式現代化的雲南生態文明治理」等主題進行演講;來自泰國、緬甸等地的海外台胞作交流發言。黃清賢建議,台灣同胞利用好大陸出台的「農林22條措施」等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積極投身大陸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生態旅遊開發、特色經濟林及種養業、鄉村振興等領域,共塑兩岸環保意識,共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文明。李唯呼籲,兩岸加強合作,共建美麗中國。據悉,研討會結束後,與會嘉賓還將赴大理、麗江等地實地考察。

助力「科普共用兩岸融合」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孫自法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10月11日向媒體發佈消息說,以「科普共用 兩岸融合」為主題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當天在甘肅張掖舉行,旨在深化海峽兩岸科技領域交流與合作,加強海峽兩岸科普資源共建共用,豐富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科普工作方式方法,培育科技創新文化,提升中華民族整體科學素養,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情感認同,凝聚更廣泛的智慧與力量,助力構建社會化科普工作發展新格局。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港澳台辦公室主任羅暉致辭指出,中國科協作為中國科技共同體的組織,高度重視兩岸科技界的交流合作,努力提升對台灣科技工作者的聯繫服務。她倡議,堅持兩岸同根,共同凝聚兩岸融合發展的共識;堅持互學互鑒,共同深化兩岸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堅持面向未來,共同支持兩岸青年科技人員成長成才。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院長馮起,台灣《科學月刊》雜誌社董事長、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台灣致理科技大學教授、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前館長張善楠,清華大學教授李正風等5位專家分別在論壇上作主旨報告。本屆論壇設置開幕式和4個平行分論壇,論壇開幕式上,海峽兩岸科普交流合作聯盟成立並簽署合作框架協定;論壇還對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優秀論文作者進行了表彰。平行論壇圍繞「科普助力現代農業和生命科學高品質發展」「科普教育與生態治理」「科學教育與創新思維」「科學傳播與模式創新」四個專題進行交流和研討。論壇期間還舉辦專家訪談、智庫專家座談對接、參訪科普示範基地等活動,並就合作拍攝科幻電影、人工智慧產業合作發展、兩岸文創類產業交流、人工智慧產品在農業方面的具體應用等進行交流。據瞭解,海峽兩岸科普論壇是兩岸之間唯一以「科普」冠名的主題論壇,也是兩岸科普界、科普創作界、科普傳媒界的固定交流平台,彙聚了一大批科普成果,在兩岸影響廣泛。該論壇由福建省科協與台灣元智大學、《科學月刊》雜誌於2008年共同發起創辦,現已成為海峽兩岸科普界常態化互動交流的品牌專案,被中國科協和國台辦列為對台交流重點專案。

2023年「團結松杯」黃山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網球邀請賽開賽

〔本報特約記者 趙強報導〕為期兩天的2023年「團結松杯」黃山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網球邀請賽11日在黃山埃弗特網球培訓中心開幕,吸引到來自內地和港澳台地區4支隊伍共64名網球愛好者參賽。安徽省台辦副主任張勝利說,很高興大家相聚在黃山最美球場,以網球邀請賽這一體育交流平台,增進理解與友誼,衷心希望各位朋友在球場上賽出風格、賽出水準、賽出感情。「當前我們正系統推進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奮力走出新時代黃山高品質發展新路,希望各位港澳台同胞經常來黃山走一走、看一看,以球會友,增進交流。」黃山市副市長張亞強表示,期待大家積極參與大美黃山的建設,共用黃山經濟社會發展的繁榮成果。據介紹,邀請賽結束後,選手們還將參觀徽州古城、黃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屯溪老街等,實地感受徽州文化與黃山風情。此次活動由安徽省台聯、黃山市台辦、黃山市僑辦、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主辦,安徽省台辦、安徽省僑辦指導。

【話山論見】食品標示與實質轉型的重要性

■ 理應 近期台中市衛生局揭發了兩家替中央畜產會代工的液蛋製造廠,使用進口蛋卻將產地標示為台灣的事件。這一事件引起了對食品標示法規和實質轉型的深刻思考。農業部、食藥署以及各相關單位之間的認知落差,以及對於食品加工程序的評估,都值得我們關注。本文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食品標示一直以來都是食品業界和政府監管機構的一個重要議題。標示的準確性對於消費者的權益至關重要,因為它們需要根據標示來做出購買決策。然而,這個事件顯示,不僅僅是液蛋,還有其他食品,都可能存在著對標示方式和實質轉型的誤解。農業部認為,根據特定條款,將進口蛋的產地標示為台灣是合理的。然而,食藥署的觀點則不同,他們認為進口的雞蛋經過洗選、打成液蛋等過程後並未發生實質轉型,因此應該按照原料來源國標示。這個爭議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食品加工程序何時可以被視為實質轉型?這對於未來的標示法規和食品業界有著深遠的影響。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生雞蛋加工成滷蛋可以被視為實質轉型,但白煮蛋、茶葉蛋等卻可能不符合這一標準。這顯示出食品加工程序的多樣性,也讓我們思考何時應該強制標示原料的原產地。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仔細的考慮和討論。在這個事件中,中央畜產會對標示方式的誤解也受到了關注。這再次強調了教育和溝通的重要性。政府機構應該積極地向業者和公眾解釋標示法規,以確保每個人都理解並遵守相關法律。最後,這一事件也提醒我們,食品標示的透明度和正確性至關重要。消費者應該能夠信任標示,而政府應該確保法規足夠清晰,以便監管和執行。我們期望政府機構和食品業界能夠共同努力,確保食品標示的準確性和透明度,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總之,這起事件提醒我們標示法規和實質轉型的複雜性,並強調了教育、溝通和透明度的重要性。我們希望政府和食品業界能夠共同努力,確保食品標示的合法性和準確性,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並建立更加可信的食品市場。